8月A股市場表現活躍,但結構性分化特征顯著。滬深300指數單月上漲10.33%,科技板塊成為核心驅動力。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電子、計算機、通信、有色金屬四個板塊顯著跑贏大盤,其余行業漲幅普遍落后。
私募行業8月業績呈現明顯分化。納入統計的5098只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50%,但超額收益均值僅為-1.56%。量化策略受極端分化行情影響顯著,809只量化多頭產品平均收益8.96%,超額收益均值卻低至-2.36%。這種行情下,持倉分散的量化策略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明顯增加。
主觀多頭策略同樣面臨挑戰。2021只有業績記錄的主觀多頭產品平均收益9.21%,雖優于量化多頭,但仍不及滬深300指數同期漲幅。精準選股和集中持股的特點,在極端分化市場中未能發揮預期優勢。本文將按管理規模分類(0-5億、5-10億、10-20億、20-50億、50-100億、100億以上),梳理各規模組主觀多頭策略1-8月表現突出的私募機構。
百億私募陣營中,僅復勝資產和玄元投資兩家機構跑贏大盤。12家符合排名條件的百億私募旗下180只產品,8月平均收益3.42%,1-8月平均收益15.89%。復勝資產以7只產品合計23.22億元規模領跑,陸航管理的"復勝正能量二號"8月收益表現突出。該公司堅持"復利致勝"理念,重點布局消費、制造和互聯網領域,所有產品均不使用杠桿。
玄元投資3只產品合計2.74億元規模,8月收益表現優異。公司采用基于行業景氣度的投資策略,通過多策略組合分散風險。最新觀點認為,市場波動率將上升,已對組合風控指標進行迭代優化,同時保持對成長和周期板塊核心品種的持倉。
50-100億規模組中,同犇投資、遠信投資等5家機構跑贏大盤。82只產品平均收益12.16%,1-8月平均收益達30.86%。同犇投資由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團隊創立,總經理童馴具有12年券商研究經驗,擅長大消費領域投資。博普科技及其子公司前海博普資產表現突出,3只產品平均收益位居前列,公司認為市場估值已趨合理,建議適度降低收益預期。
20-50億規模組有7家機構表現優異。169只產品平均收益11.11%,1-8月平均收益29.06%。盛麒資產以5只產品合計5.44億元規模領跑,基金經理蔡智俊管理的產品表現突出。創始人曾文凱作為知名私募大V,今年4月曾準確預測黃金行情走勢。
10-20億規模組中,量利私募等9家機構跑贏大盤。229只產品平均收益8.90%,1-8月平均收益39.72%。量利私募采用靈活投資策略,追求風險可控下的穩定收益。5-10億規模組有12家機構表現突出,一久私募基金以4只產品合計7.93億元規模領跑,基金經理韓勇鋒專注成長股投資。
0-5億規模組競爭最為激烈,37家機構跑贏大盤。1049只產品平均收益9.56%,1-8月平均收益29.17%。慧創蚨祥以3只產品合計2.06億元規模位居前列,創始人丁龍具有有色金屬行業背景,擅長跨市場套利策略。其他表現突出的機構包括上海領久私募、中穎投資等。
風險提示:投資決策需謹慎,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保證,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投資選擇。相關數據來自管理人及第三方機構,無法保證其絕對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