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圍繞預制菜引發的風波,讓知名營銷咨詢公司華與華與科技圈名人羅永浩展開隔空交鋒。這場爭議的核心,是華與華作為西貝莜面村的長期合作伙伴,在品牌公關策略上與羅永浩產生嚴重分歧。
事件起因于西貝近期推出的預制菜產品引發的網絡討論。羅永浩在直播中直言,華與華作為西貝的營銷顧問,在爭議事件中非但沒有協助企業化解矛盾,反而慫恿品牌方采取強硬態度對抗輿論。他特別指出:"作為收取高額服務費的咨詢機構,在客戶遭遇危機時推波助瀾,這種做法實在不專業。"
面對公開批評,華與華創始人華杉連續在社交平臺發聲。他先是強調西貝"二十年如一日堅持品質",隨后直言"某些網絡言論屬于惡意中傷",更表示"賈國龍選擇硬杠是維護企業尊嚴"。這種強硬回應引發更大爭議,羅永浩隨即在微博拋出重磅信息:華與華服務西貝十年間收取六千萬咨詢費。
記者通過多方渠道核實發現,華與華與西貝的合作始于2013年。根據讀客文化2021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雙方在2016-2021年期間的年度服務費在240萬至480萬元之間。華與華公眾號曾披露,其為西貝設計的"I?莜"超級符號項目,剛提出就獲得企業高層"首次提案價值千萬"的高度評價。
這場風波意外揭開了營銷行業的收費面紗。據公開資料顯示,華與華服務的客戶涵蓋海底撈、蜜雪冰城、晨光文具等知名品牌。某廚具上市公司2021年與華與華簽訂的三年期合同總金額達1800萬元,年均服務費600萬元;另一家護理用品企業兩年間支付推廣費600萬元。這些數據折射出頂級營銷機構的商業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華與華的營銷策略確實對西貝產生深遠影響。從品牌符號設計到菜單精簡策略,從"閉著眼睛點"的產品定位到"親嘴打折節"的創意活動,這家咨詢機構深度參與了西貝的品牌升級。華杉曾公開表示,正是通過服務西貝,華與華成功打開餐飲行業市場,目前該領域客戶已占其業務量的最大比重。
在羅永浩公開批評后的第二天,事件出現戲劇性轉折。華與華方面通過私人渠道向羅永浩致歉,后者隨即在微博表示"此事到此為止"。但這場風波引發的行業討論仍在持續:當咨詢機構深度介入企業決策時,究竟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在社交媒體時代,傳統營銷策略又該如何調整?這些問題值得整個行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