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Z世代成為黃金消費主力軍,一場關于珠寶行業的變革悄然拉開帷幕。這個曾被視為長輩專屬的"傳家寶"領域,如今正因年輕群體的涌入而煥發新生。據業內人士透露,2025年9月,國內時尚珠寶領軍品牌潮宏基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若成功登陸,將成為港股市場首個以"時尚珠寶"為核心定位的上市公司,開啟"A+H"雙資本平臺運作新篇章。
黃金消費的代際遷移正在重塑行業格局。過去承載財富保值功能的金屬制品,如今已演變為年輕人表達個性、構建社交身份的時尚載體。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珠寶市場規模突破8000億元,其中Z世代貢獻的消費占比超過35%。這種轉變催生出新的商業機遇,奶茶、美妝企業扎堆港股后,珠寶行業也迎來資本化浪潮。潮宏基此時啟動二次上市,恰逢其時地踩中了消費代際轉換的關鍵節點。
這家源自汕頭潮陽的珠寶企業,其發展軌跡堪稱中國民營經濟轉型的縮影。1989年,創始人廖木枝帶著17歲的兒子廖創賓,從黃金代工生意起步。面對港資臺資企業的競爭壓力,父子倆通過承包國有車間、引進先進工藝完成原始積累。1996年創立的"潮宏基"品牌,從誕生之初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戰略眼光——當行業普遍依賴黃金加工時,他們已瞄準K金賽道的差異化機會,通過"潮汕明珠,宏圖大展,基業長青"的品牌寓意,開啟時尚珠寶的探索之路。
在產品設計領域,潮宏基展現出驚人的創新活力。其研發團隊將傳統花絲工藝與現代簡約設計融合,開發出螃蟹、錦鯉等"腦洞大開"的串珠產品,專利數量在K金領域形成斷層優勢。2003年孵化的新銳設計師品牌"VENTI梵迪",更強化了設計驅動的競爭優勢。這種創新基因在營銷端同樣顯著:當同行熱衷打折促銷時,潮宏基選擇與國家地理、哆啦A夢等IP聯名,通過文化體驗館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成功吸引年輕客群。
但創新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3-2019年黃金消費爆發期,過度專注K金的戰略使潮宏基錯失市場紅利,與周大福、老鳳祥等頭部品牌的差距逐漸拉大。2014年跨界收購女包品牌"菲安妮"的多元化嘗試,因運營經驗不足導致商譽減值,給業績帶來持續壓力。渠道建設方面,過度依賴自營模式導致擴張緩慢,截至2025年6月門店數量1542家,不足周大福的四分之一。
面對挑戰,潮宏基從2018年開始戰略調整。通過"關自營、擴加盟"的渠道改革,兩年內凈增246家門店,加盟店占比躍升至85%。業務層面聚焦"珠寶+皮具"雙主業,優化FION女包產品線,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0%。在海外市場,以東南亞為突破口,已在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開設門店。更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與培育鉆石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提前布局新興賽道。
此次港股上市計劃,折射出企業更宏大的戰略圖景。募集資金中40%將用于門店擴張,重點布局二三線城市;20%投入研發與供應鏈升級,鞏固K金工藝優勢。國際化布局方面,通過港股平臺提升全球知名度,先從東南亞華人市場切入,積累出海經驗。公司治理層面,嚴格的港股監管要求將推動管理透明度提升,吸引國際投資者優化股東結構。
但機遇與挑戰始終并存。國潮興起帶動"花絲糖果"系列2024年銷售額翻倍的同時,周大福"SOINLOVE"、老鳳祥"EMPHASIS"等品牌正加速搶占K金市場。消費者偏好轉向"古法金",金價上漲強化投資屬性,都在削弱K金的裝飾價值。數字化轉型方面,高客單價的珠寶產品線上轉化率低于行業平均,迫使企業加快線上線下融合步伐。
站在二次創業的起點,潮宏基需要在傳統優勢與創新突破間尋找平衡。既要守住K金設計的技術護城河,又要拓展黃金產品的市場空間;既要加速線下渠道擴張,又要破解線上轉化難題;既要深耕國內市場,又要探索國際化路徑。這場珠寶行業的變革浪潮中,唯有持續進化者方能立于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