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校園餐飲供應商綠捷成為輿論焦點,一篇題為《上海家長集體請愿,讓西貝的預制菜進校園和關系戶綠捷競爭》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文章發布后,評論區迅速聚集了3000余條家長對綠捷的吐槽,將這家長期占據上海校園餐飲市場主導地位的企業推上風口浪尖。
作為上海規模最大的校園餐食供應商,綠捷自1999年成立以來,已為全市14個區、超300所學校提供服務,其中40%為小學。其日供餐量達50萬人次,覆蓋上海近三分之一的中小學生。企業榮譽簿上,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團餐十大品牌"、全國團餐大賽最高獎等頭銜赫然在列,創始人張國華更擔任上海市烹飪協會副會長。2022年上海封控期間,綠捷還躋身11家"突出貢獻單位"名單,風頭一時無兩。
在官方宣傳中,綠捷構建了堪稱嚴苛的食品安全體系。據張國華介紹,每個供餐點位均安裝攝像頭,并派專人實時監控,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餐食從中央廚房配送后,需經過二次加熱確保溫度達90℃以上,消毒流程更是嚴格到近乎苛刻。企業還定期邀請家長學生參觀后廚,網上不乏對其透明管理的稱贊。
然而,家長們的實際體驗卻與宣傳大相徑庭。多位家長反映,孩子常因"吃不飽"而放棄午餐,菜單中炸雞排、炸豬排等油炸食品頻繁出現,油膩感過重。記者查閱多所學校公布的食譜發現,油炸類菜品占比確實較高,營養搭配引發質疑。
針對質疑,綠捷曾解釋稱受限于供餐成本,甚至存在"虧本運營"的情況。但2018年上海市燎原雙語學校的一起收費爭議,卻讓這種說法顯得站不住腳。當時,該校在教委明令禁止收取"點心費"后,仍以每學期890元的標準強制收費,未繳費學生需提供醫院證明方可免交。校方最初否認收費行為,稱點心為免費贈送,后又在媒體追問下改口,引發家長強烈不滿。
天眼查數據顯示,綠捷的股權結構已發生重大變更。2018年,張國華退出股東序列,但直至2021年仍擔任董事長。目前,企業控股方為香港公司Green Express Foods,其背后是厚生投資旗下的王航、張天笠和陳云儀。值得注意的是,厚生投資與新希望集團關系密切,王航更是新希望副董事長。這意味著,綠捷現已成為新希望系企業。
面對持續發酵的爭議,綠捷始終保持沉默。而家長們的訴求愈發強烈,部分人開始呼吁引入西貝等品牌參與校園餐飲競爭,打破現有格局。這場由一頓午餐引發的風波,正將校園餐飲行業的深層問題暴露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