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科院新疆天文臺主導的110米全向可動式射電望遠鏡項目迎來關鍵進展——其核心部件行走驅動單元部套產品正式完成制造并發運。該部件由通裕重工負責承制,標志著我國在超大科學裝置核心設備制造領域實現重要技術突破,為這一世界級天文觀測設施的建成提供了關鍵支撐。
作為我國首臺全向可動式射電望遠鏡的核心驅動裝置,該部件需滿足高精度、高穩定性的運行要求。項目團隊通過創新機械結構設計,成功攻克傳動系統精密制造難題,確保望遠鏡在復雜天文觀測中實現毫米級定位精度。通裕重工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制造任務不僅驗證了企業在超大型精密設備領域的裝配能力,更為后續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積累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中的110米射電望遠鏡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口徑的全向可動式射電望遠鏡,可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脈沖星等天體現象進行高靈敏度觀測。中科院新疆天文臺專家指出,該設施的投入使用將顯著提升我國在深空探測、射電天文學等前沿領域的研究水平,為揭示宇宙演化規律提供重要觀測平臺。
此次交付的行走驅動單元部套產品包含數百個精密機械組件,其制造過程涉及多學科技術融合。通裕重工通過引入數字化裝配工藝和智能檢測系統,確保各部件在極端環境下的運行可靠性。項目負責人透露,目前企業已啟動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為后續同類裝置的規模化生產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