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預制菜的重要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制定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即將進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階段。該標準的出臺,意味著預制菜將首次擁有全國統一的定義和規范,餐飲行業使用預制菜的相關要求也將被明確寫入法規。
根據草案內容,餐飲服務提供者是否使用預制菜、具體使用哪些品類,均需向消費者進行明確告知。這一規定被業內視為"信息透明化"的重要突破,此前因預制菜使用引發的爭議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消費者在就餐時,將通過菜單標注、服務人員說明或電子點餐系統提示等方式,清晰了解菜品制作方式。
知名企業家羅永浩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通過社交媒體公開表達立場:"這是萬眾期待的好消息!"他詳細闡述個人觀點稱,自己并不反對預制菜的存在,反而在特定場景下會主動選擇,例如工作繁忙需要快速用餐、旅行途中追求便利,或是胃口不佳時的簡單應對。但他同時強調,合法使用預制菜與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并不矛盾,"餐館有權選擇烹飪方式,但消費者更有權知道吃進嘴里的是什么"。
據了解,該國家標準草案對預制菜的定義、原料要求、加工工藝、包裝標識、貯存運輸等全鏈條環節作出詳細規定。特別是針對餐飲現場加工場景,明確要求區分現制現售與預制復熱菜品,防止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消費誤解。行業專家指出,標準實施后將推動預制菜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規范發展",同時促進餐飲業建立更透明的服務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