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經濟產業正迎來發展新機遇。在近期舉辦的“甘孜天路——大疆運載無界之旅”深度交流活動中,來自政策研究、行業應用及技術領域的專家齊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共同探討高海拔復雜地形下的無人機運輸解決方案。
橫斷山區特有的高海拔、多峽谷地形長期制約著當地發展,而運載無人機的應用正在改變這一局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英勛指出,無人機已從消費級航拍工具發展為支撐低空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據預測,到2025年末全球無人機市場需求將突破2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中國有望在全球競爭中占據引領地位。
活動現場,大疆運載解決方案工程師徐小珂通過實景演示,展示了FC100運載無人機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的全流程運輸能力。該機型成功解決了載重、充電效率、安全系統等關鍵技術難題,在峽谷間完成精準貨物吊運,驗證了復雜環境下的可靠性。
行業應用案例印證了技術突破的實際價值。川西高原輸電運維工程師田力表示,傳統方式需要檢修人員負重攀爬2-6小時才能送達的物資,現在通過無人機十多分鐘即可完成。甘孜州政務無人機辦公室工作人員閻譚則分享了應急救援場景中的創新實踐,包括災情勘察、三維建模和物資投送等應用。
產業升級對人才結構提出新要求。四川成都昂鴿無人機學院負責人王成觀察到,行業已進入“全人才周期”時代,單純的操作手正被具備航線規劃、數據分析、故障排查等復合能力的專業人才取代。這些新型從業者需要同時承擔數據分析師、任務規劃員和安全管理員等多重角色。
大疆運載銷售負責人金昊強調,運載無人機正在突破傳統運輸工具的定位,向智能搭載平臺演進。其應用已覆蓋電力巡檢、應急救援、末端物流等多個核心場景,在偏遠地區和特殊作業環境中展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下一代運載無人機將朝著更強大、更安全、更經濟的方向持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