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insideevs報道,大眾汽車集團在下一代電動汽車領域邁出重要戰略調整步伐,不僅在用戶交互界面上回歸實體按鍵設計,更在核心三電技術領域實現全面突破。
在剛剛落幕的慕尼黑車展上,大眾集團重磅推出ID. Polo和ID. Cross兩款小型純電車型,其歐洲市場起售價預計低于2.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7萬元)。這兩款定位都市通勤的車型,標志著大眾正式開啟平價電動車市場競爭新篇章。
技術革新方面,大眾自主研發的APP290電驅動系統成為最大亮點。該系統采用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達160kW,峰值扭矩290N·m,配合全新開發的碳化硅逆變器,在能量轉換效率方面實現顯著提升。這套動力總成將率先搭載于大眾、斯柯達及Cupra品牌的都市電動車型。
電池技術領域,大眾推出"統一電芯"戰略,通過采用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技術路線平衡成本與性能。基礎版車型配備38kWh磷酸鐵鋰電池,WLTP續航約300公里;高配版可選裝56kWh三元鋰電池,續航里程提升至450公里。兩款電池均支持25分鐘完成10%-80%的快速補能。
在電池封裝工藝上,大眾采用創新的"電芯到包"(Cell-to-Pack)技術,通過取消傳統模組結構直接封裝電芯,使電池包體積減少20%,重量降低15%。頂部集成式冷卻板設計確保電池組在-30℃至60℃極端溫度下的穩定運行。
供應鏈布局方面,大眾構建了多元化的電芯供應體系,三星SDI、SK on、國軒高科、寧德時代、LG新能源及自有電池公司PowerCo共同參與方形電芯生產。這種"多家競合"模式既保障了供應穩定性,又通過規模化采購降低成本。
市場戰略層面,大眾明確表示將依托本土化生產優勢,在歐洲市場推出多款10萬-20萬元人民幣區間的電動車型,直接對標中國品牌同類產品。技術負責人透露,通過垂直整合電驅動系統、電池包和軟件平臺,大眾電動車成本較現有車型降低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