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舉辦的一場科技盛會上,拓斯達面向全球推出了首款應用于工業領域的人形機器人“小拓”。這款機器人以注塑行業為首個落地場景,實現了從檢測到操作的完整自動化流程,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正式邁入工業生產的核心環節。其發布不僅展現了拓斯達在“技術-制造-產品-場景”生態鏈上的閉環能力,更揭示了人形機器人在復雜工業環境中的巨大潛力。
“小拓”的核心競爭力源于拓斯達與智譜聯合開發的具身智能模型。該模型賦予機器人自主推理與決策能力,使其能夠應對注塑車間中的復雜任務。通過集成3D相機與AI視覺檢測系統,機器人可實時識別注塑件質量,并自動完成分揀、裝盤等工序。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在15000家工業客戶的場景中完成多輪驗證,積累了大量實戰數據。
在制造環節,“小拓”的精密結構體現了高端裝備的技術集成。其核心部件由埃弗米DMU400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加工,采用自研主軸與GTRT齒輪驅動搖籃轉臺技術,實現了高于頭發絲三分之一精度的切削工藝。這種高剛性加工為機器人提供了可靠的機械基礎,確保其在工業環境中穩定運行。
伺服控制技術的突破是“小拓”的另一大亮點。拓斯達首席伺服技術專家王志成在活動中透露,公司自主研發的機械末端抖動抑制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這款機器人。該技術通過優化控制算法,顯著降低了運動過程中的振動,為規模化部署提供了關鍵支撐。王志成強調,這一創新將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更廣泛的工業場景中實現精準操作。
拓斯達的工業底蘊為“小拓”的落地提供了深厚土壤。自成立以來,公司從注塑輔機業務起步,逐步拓展至電動機領域,構建了覆蓋“單機到整廠”的全鏈條解決方案。近20年的行業積累使拓斯達服務了超過15000家客戶,覆蓋3C、醫療、汽車等多個領域。這些經驗不僅為機器人提供了豐富的驗證場景,也為其在工業場景中的規?;瘧玫於嘶A。
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在活動中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高端智能裝備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他透露,未來的人形機器人將通過工藝與場景的深度適配,精準解決實際應用中的痛點,最終形成可持續的商業閉環。這一戰略方向凸顯了拓斯達從設備供應商向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