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圍繞谷歌對開放網絡生態的表態,一場輿論風波持續發酵。出版商與行業觀察者集體發聲,指責這家科技巨頭通過AI技術過度攫取內容資源,間接導致開放網絡生態加速萎縮。這一爭議的焦點,在于谷歌在不同場合對開放網絡現狀的矛盾描述。
在近期提交的一份法律文件中,谷歌首次承認“開放網絡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衰退”,這一表述與其此前公開宣傳的“網絡生態持續繁榮”形成鮮明對比。更耐人尋味的是,谷歌在回應廣告壟斷訴訟時強調,開放網絡的衰落已達到臨界點,若強制拆分其廣告業務,將進一步沖擊依賴網絡廣告的出版行業。
然而,就在數月前,谷歌搜索業務負責人尼克·福克斯等高管還在公司播客中宣稱“網絡生態依然充滿活力”,并否認旗下產品對網絡流量下滑負有責任。數據顯示,盡管谷歌搜索量保持增長,但單次搜索的點擊率已呈現下降趨勢,這一矛盾現象引發外界質疑。
面對輿論壓力,谷歌緊急作出澄清,稱法律文件中提及的“開放網絡衰退”特指廣告市場領域,而非整個網絡生態。但這一解釋未能平息爭議,多家出版機構公開指責谷歌是“內容竊取者”,認為其AI搜索工具不僅分流了傳統出版業的流量,還導致網絡內容多樣性大幅降低。
這場爭議暴露出科技巨頭在商業利益與公共責任之間的微妙平衡。作為長期以“開放網絡倡導者”自居的企業,谷歌如今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一方面需要維護其廣告帝國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又難以回避AI技術對傳統內容產業的沖擊。隨著出版商與監管機構的關注度持續升溫,這場關于開放網絡未來的辯論或將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