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9月23日表現分化明顯,超4200只個股下跌背景下,銀行板塊逆勢走出獨立行情。當日40只銀行股全線飄紅,南京銀行以4.78%漲幅領漲,廈門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漲幅均超3%,蘇州銀行等8只個股漲幅超過2%。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建行當日分別上漲3.06%和3.03%,這是兩家國有大行年內第三次出現單日漲幅超3%的情況。
從資金流向看,銀行板塊當日成交額達455.1億元,較前一日激增78.6%。其中四大行獲得主力資金青睞,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分別凈流入5.60億元、2.43億元、2.46億元、1.67億元。這是該板塊自9月10日以來首次實現主力資金凈流入,全天合計凈流入16.55億元。
市場分析指出,此次反彈具有技術修復特征。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前期持續兩個月的調整使板塊估值壓力充分釋放,部分機構在低位布局帶動市場情緒回暖。但需注意的是,7月1日至9月23日期間,銀行指數累計下跌6.76%,與萬得全A指數16.70%的漲幅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市場對凈息差收窄和資產質量的持續擔憂。
個股表現呈現明顯分化態勢。數據顯示,7月以來僅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西安銀行、寧波銀行四只個股實現正收益,漲幅分別為15.48%、10.60%、5.03%、0.05%。而同期重慶銀行等38只個股出現回調,其中4家銀行跌幅超過14%。這種分化在股息率指標上體現更為突出,截至當日已有11只銀行股股息率突破5%,張家港行、長沙銀行分別達6.91%和6.82%,較6月末5%以上股息率個股數量增加9家。
中期分紅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目前已有17家A股上市銀行宣布實施2025年中期分紅,總額達2375.40億元。其中常熟銀行等3家城商行已完成派息,民生銀行以每股0.13元的派息額居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股的"類固收"屬性持續吸引險資等長期投資者,但股份制銀行因息差壓力縮減分紅,導致股息吸引力出現分化。
產業資本動向透露積極信號。9月以來已有7家上市銀行披露增持進展,涉及南京銀行等7家機構。南京銀行第四大股東南京高科在8月7日至9月18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增持近1%股份,持股比例升至9.99%。該行另一股東紫金信托同期增持0.46%股份。蘇州銀行15位董監高集體增持60萬股,齊魯銀行部分高管計劃增持不少于350萬元。
對于投資價值,市場存在不同觀點。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認為,當前銀行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配合經濟復蘇預期,具備長期配置價值。但王蓬博提醒,短期交易機會仍不明顯,零售業務強、風控能力優的頭部銀行更具中長期投資價值。田利輝則強調,區域銀行估值修復需依賴資產質量優化或區域經濟回暖,國有大行和優質城商行仍是機構配置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