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產品迭代速度加快,電子產品租賃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國慶中秋假期臨近,無人機租賃成為旅游消費新寵,年輕群體通過"以租代買"模式,以更低成本體驗前沿科技產品。這種消費方式既滿足短期使用需求,又避免技術迭代帶來的資產貶值風險。
在甘肅蘭州的電子產品租賃門店,消費者張云算了一筆經濟賬:"購買無人機要上萬元,租一天只需幾十到百元,既沒有資金壓力,又能體驗最新機型。"店主透露,國慶前半個月店內無人機已預訂過半,抗風性強、續航超30分鐘的機型最受歡迎。這種"輕資產"消費模式,正契合年輕人追求性價比的消費理念。
浙江寧波的攝影器材租賃市場同樣火熱。市民閆先生計劃新疆之旅,特意前來租賃無人機:"旅游結束后設備大概率閑置,租賃顯然更劃算。"當地租賃店負責人向文平表示,節假日期間無人機"一機難求",公司準備的十幾套設備日租金在200-300元,仍供不應求。線上租賃平臺憑借免押金、售后服務完善等優勢,也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
相機租賃市場呈現同樣態勢。蘭州某門店店主介紹,具有輕美顏功能的口袋相機、單反相機等設備日租金50-150元,近期日均訂單量達50多臺,是平時的三倍。從運動相機到長焦鏡頭,各類攝影器材租賃需求持續攀升,反映出年輕消費者對品質與成本的雙重追求。
機器人租賃業務成為新興增長點。深圳全球首個機器人6S店推出"以租代購"模式,日租金最低1000元即可體驗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等產品。這些設備廣泛應用于家庭服務、醫療輔助、工業巡檢等領域,通過租賃降低消費者的體驗門檻,推動高科技產品走進日常生活。
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3C數碼產品租賃市場規模已達269.1億元,便攜式運動相機等"旅游拍照搭子"租賃需求同比增長600%。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白皮書顯示,20-30歲消費者中63.5%傾向租賃數碼產品,21.5%有過租賃經歷。清華大學教授胡左浩指出,租賃經濟在節約資金、防止技術貶值、促進綠色消費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面對快速擴張的市場,加強監管成為行業健康發展關鍵。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專家李桐強調,平臺需建立信用管理檔案,對商家資質、經營狀況進行精細化審核,構建平臺、商家、承租人三方信用體系。這種監管模式既能保障消費者權益,也能促進租賃經濟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