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優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迅股份”)即將迎來科創板上市的關鍵節點,然而圍繞其核心技術人員變動、高管身份及公司架構等問題,市場質疑聲不斷。作為一家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優迅股份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準確性上備受關注,而其招股書中未充分說明的關鍵信息,或成為上市審核中的潛在風險點。
根據優迅股份招股書披露,2023年以來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為林永輝、林少衡、陳哲、章可循,且未發生變動。但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6月,一位付姓人士(招股書匿名處理為“付某”)出任公司副總經理,然而不到一年后的2025年3月,其便辭任該職務。這一變動未在招股書中明確說明,引發市場對其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性的質疑。
進一步梳理發現,這位匿名處理的“付某”或為付生猛。優迅股份公眾號2023年5月發布的文章顯示,付生猛曾擔任公司研發總監,并被列為“核心高管及技術專家代表”;廈門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同日發布的文章中,其亦以專家委員會代表身份出現。付生猛還是優迅股份新成立的子公司武漢芯智光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芯智光聯”)的總經理,且為該公司4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創作人之一。而武漢芯智光聯正是優迅股份募投項目“車載電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計劃投資1.6億元)的實施主體。
盡管付生猛已辭任優迅股份副總經理,但工商信息顯示其仍為武漢芯智光聯總經理。然而,在2025年5月30日優迅股份與武漢芯智光聯聯合舉辦的戰略簽約儀式上,出席名單中并未出現付生猛的名字,而是由優迅股份總經理柯騰隆、副總經理陳哲及武漢芯智光聯車載架構師蔡長波代表出席。這一矛盾現象引發市場猜測:付生猛是否已辭去武漢芯智光聯總經理職務?若仍在任,其能否實際履行職責?若已離職,近兩億元的募投項目由誰負責規劃與落地?這些問題均未在招股書中得到明確回應。
除核心技術人員變動外,優迅股份監事會主席兼股東蔡春生的身份也引發關注。招股書顯示,蔡春生自2007年接盤徐平部分股份,同時自1997年12月起擔任廈門正達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正達為全民所有制企業,主管部門為沈陽駐廈門辦事處。作為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廠長”,蔡春生同時持有民營企業股份并擔任監事會主席,其身份的合規性成為市場焦點。盡管全民所有制企業已較少見,但蔡春生的雙重身份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及紀律要求,仍需發行人及保薦機構進一步論證。
優迅股份的公司架構問題同樣存在疑點。2022年9月,公司公眾號發布的一篇文章中,陳涵霖與蔡春生被列為“廈門優迅/優迅副董事長”,但招股書簡歷中并未提及這一職務。盡管從外部視角看,陳涵霖與柯炳粦為多年好友(例如陳涵霖將武漢恒隆大廈寫字間租給武漢芯智光聯,并出席子公司揭牌儀式),但根據公司法規定,副董事長并非閑職,其產生辦法需由公司章程規定,且需履行召集董事會會議等職責。優迅股份官方公眾號已宣稱二人為副董事長,招股書卻未予披露,這一矛盾或涉及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對于上述問題,優迅股份及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尚未給出明確回應。作為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優迅股份需在上市前向資本市場與監管部門澄清關鍵信息,尤其是涉及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性、高管身份合規性及公司架構透明度的問題。否則,即便成功上市,類似爭議也可能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潛在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