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自即日起進行調整,包括九毛九(09922.HK)在內的20只證券被移出名單。這一調整通常反映了市場對企業發展前景的評估,同時也折射出行業趨勢與投資者偏好的變化。
作為九毛九集團的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魚今年上半年業績出現明顯下滑。財報顯示,太二品牌收入為19.48億元,同比下降13.3%,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73.4%降至70.8%。餐廳數量減少是主要原因之一,自營門店從去年6月底的612家縮減至今年上半年的547家,減少了65家。同店銷售額也有所下降。
太二酸菜魚曾以“酸菜比魚好吃”的口號迅速走紅,成為餐飲行業的熱門品牌。工作日晚間,商場內的太二門店外常常排起長隊,酸辣香氣撲鼻而來,吸引眾多食客。周末排隊時間更長,兩三個小時是常態,甚至比隔壁奶茶店的隊伍還要壯觀。
面對業績壓力,太二在今年上半年推出“5.0鮮活模式”,以“活魚、鮮雞、鮮牛肉”為三大主打產品,升級菜單。同時,部分門店進行裝修翻新,后廚增設炒鍋和廚師,強調菜品的新鮮度。這一調整主要是為了回應市場上對預制菜的質疑。此前,消費者對太二使用的魚是否為現殺、酸菜料包是否提前配好等問題提出質疑,部分平臺上架的太二快手菜口感與店內相近,進一步加劇了爭議。
慫火鍋是九毛九集團的另一大品牌,今年上半年收入為4.16億元,同比下降3.5%。翻臺率下降和顧客人均消費減少是主要原因,翻臺率從去年同期的2.9次/天降至2.5次/天。不過,慫火鍋的收入占比從去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5.1%,這得益于餐廳數量的增加,從去年上半年的73間增至今年上半年的76間。
九毛九西北菜的表現同樣不佳,上半年收入為2.26億元,同比減少22.6%。餐廳數量減少和翻臺率下降是主要原因,收入占比從去年同期的9.5%降至8.2%。
在門店擴張方面,九毛九集團明顯放緩了步伐。2025年上半年,集團新開10家餐廳,包括3家太二、5家慫火鍋和2家山外面合作模式餐廳。而去年上半年,新開餐廳數量達到59家。與此同時,集團關閉了88家餐廳,主要原因是租賃協議到期以及部分餐廳表現未達預期。
國證國際證券的研報指出,考慮到未來仍有門店關閉的可能,下調了九毛九2025年至2027年的凈利潤預測,分別為1億元、1.1億元和1.3億元(此前預測為2.9億元、3.2億元和3.6億元)。目標價也從3.7港元下調至3港元,評級從“買入”降至“增持”。
截至9月12日收盤,九毛九股價報2.31港元,下跌0.43%,總市值為32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