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七部門共同發布了《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為未來兩年汽車產業發展定下明確基調。根據方案規劃,2025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達3230萬輛,較上年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設定為1550萬輛,同比增幅達20%。這一數據背后,折射出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型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汽車市場延續強勁表現,全年銷量達3143.6萬輛,同比增長4.5%,連續第十六年穩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在細分領域中,新能源汽車表現尤為亮眼,全年銷量突破1286.6萬輛,同比激增35.5%,占新車總銷量的比例攀升至40.9%。這一數據表明,每售出五輛新車就有兩輛是新能源車型,市場結構正發生深刻變革。
行業分析師指出,2025年汽車市場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傳統燃油車銷量預計持續下滑,而新能源汽車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市場滲透率有望提升至48%左右。這意味著接近半數的新車銷售將來自新能源領域,較2024年再提升7.1個百分點。這種結構性轉變,既源于消費者認知的轉變,也得益于充電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
在出口領域,方案明確提出2025年要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中國汽車出口近年來成為新的增長極。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已突破500萬輛大關,在歐洲、東南亞等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制造業增加值方面,方案設定2025年同比增長6%左右的目標,顯示對產業升級和價值鏈提升的期待。
展望2026年,工作方案提出要實現行業運行穩中向好,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這需要企業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持續發力。特別是在電池技術、智能駕駛等核心領域,國內車企正加大研發投入,力求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隨著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中國汽車產業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