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千年文脈與時代脈搏在此交匯;岳麓山下,數字浪潮正翻涌成新的篇章。九月的長沙,迎來一場跨越十二載的產業盛會——2025互聯網岳麓大會以“AI領航 暢想湘江”為主題,于世界計算·長沙智谷拉開帷幕。這場從“閉門論道”到“鏈上生長”的蛻變,見證著湖南數字經濟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十二年前,岳麓書院門前,12位湘籍企業家圍爐而坐,暢談互聯網未來與回鄉創業的夢想。那時的論壇帶著“理想主義”的青澀,卻播下了產業萌芽的種子。“當時我們聊的是夢想,談的是回歸,但真正的落地還需要時間。”拓維信息創始人李新宇回憶道。如今,這場始于書院的對話已演變為全球矚目的產業盛會——參會企業從12家增至超7000家,報名人數突破3萬,會場從書院移至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最終扎根世界計算·長沙智谷。
世界計算·長沙智谷的選址,本身便是一份宣言。這座總投資180億元、建筑面積超300萬平方米的產業新城,聚焦算力、算法、算據與應用四大核心,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5G技術等前沿領域。湖南中科曙光運維主管彭文欽介紹,園區內的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已部署200P全棧國產化算力,采用“液冷黑科技”顛覆傳統算力模式,成為湖南規模最大的AI算力底座。
產業的繁榮離不開生態的滋養。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通過簽約百度、北京大學、湘江實驗室等機構,在工業質檢、自動駕駛領域孵化30余項標桿解決方案;依托“教學實訓中心”培育超800名大模型工程師,吸引匯視威、邁曦軟件等30余家創新企業入駐,其中5家企業估值過億。從“坐而論道”到“起而行之”,岳麓大會已從一場會議蛻變為一個覆蓋技術、人才、產業的完整場域。
政策的精準滴灌是產業崛起的另一股力量。2014年,湖南出臺《關于鼓勵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意見》,將移動互聯網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追隨者”姿態加入全國競爭。2018年,政策升維為“春天的邀約”,從“引資”轉向“引智”,從“招商”升級為“召商”。2022年《岳麓宣言》與2023年“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目標的提出,標志著湖南從“擁抱產業”轉向“創造產業”。先進計算,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錨點。
政策的溫度,企業最能感知。作為“國產操作系統第一股”,麒麟信安通過岳麓大會揭牌的湖南歐拉生態創新中心,構建起技術評測、產業聚集、人才培養等體系,助力湖南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是技術、人才、產業協同發展的絕佳平臺。”公司總裁劉文清說。萬興科技創始人吳太兵則以“二次創業”為注腳:2018年回湘后,企業員工增至近1000人,青年研發人員占比超八成;螞蟻集團也因大會結緣長沙,首席技術官何征宇直言:“長沙有望成為下一個‘科技之都’。”
在湖南,先進計算已超越技術范疇,成為滲透千行百業的基礎要素。從“根技術”到“新應用”,產業鏈實現全程覆蓋:岳麓山下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算每秒可完成20億億次運算;飛騰CPU、景嘉微GPU、國科微SSD主控芯片、麒麟信安操作系統構筑起國產計算底座;華為鯤鵬、湖南長城等整機廠商將核心部件轉化為算力設備,支撐起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應用層的繁榮更顯生態活力。北京大學長沙計算與數字經濟研究院自2022年運營以來,聯合多所高校共建“湖南先進計算與數字經濟協同創新平臺”,發起“湖南算力網絡融合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產業生態加速成型。博識峰云的城市級AI平臺能對300路視頻并發計算,助力城市治理由“整治”轉向“防控”;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巨頭通過嵌入傳感器,讓裝備“會思考”。“如今在湖南,很難找到與先進計算無關的企業。”機械之家董事長劉旭龍笑道。
這種“交叉”式創新的魅力,在于技術突破能迅速觸發生態響應。一家企業的進步,可能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升級。湖南先進計算生態已非孤木,而是一座層次豐富、共生共榮的雨林——從根技術到新應用,從政策設計到企業實踐,從單一突破到全鏈生長,這里正書寫著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