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熱潮下,AI芯片領域正成為科技巨頭競逐的新戰場。10月28日,高通宣布推出面向數據中心的下一代AI推理優化解決方案,包括基于AI200與AI250芯片的加速卡及機架系統,正式切入AI芯片市場。這一動作不僅標志著高通業務版圖的擴展,更讓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英偉達迎來新的競爭對手。
據介紹,AI200芯片專為機架級AI推理設計,支持大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模型推理,每張加速卡配備768GB LPDDR內存,在降低總體擁有成本的同時提升性能擴展性。AI250則采用近存計算的創新內存架構,實現超過10倍的有效內存帶寬提升,顯著降低功耗,支持解耦式AI推理,滿足客戶對性能與成本的雙重需求。兩款產品均聚焦推理環節,而非訓練市場。
資本市場對高通的布局反應迅速。消息公布后,當地時間10月27日,高通股價盤中飆升20%,最終收盤漲11.09%至187.68美元/股,市值達2025億美元。不過,次日股價回調3.54%,市值回落至1953億美元。
業內分析指出,高通此次轉型既是主動出擊,也是形勢所迫。近年來,聯發科在高端手機芯片市場持續發力,市場份額已超越高通。與此同時,蘋果正推進自研調制解調器芯片,計劃逐步取代高通產品。高通還面臨中國反壟斷調查,10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稱,因高通收購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已對其立案調查。多重壓力下,AI芯片市場的高增長潛力成為高通必須抓住的機遇。
事實上,這并非高通首次涉足數據中心市場。2016年,該公司曾推出基于ARMv8架構的服務器芯片Centriq 2400,試圖構建完整生態系統。但由于ARM生態在服務器領域競爭力不足,高通未能從英特爾和AMD手中奪取足夠市場份額,最終于2020年停止該業務。此次轉向AI芯片,高通將主要競爭對手從傳統芯片廠商變為英偉達。
作為AI芯片領域的先行者,英偉達憑借先發優勢和技術壁壘占據全球市場主導地位。截至當地時間10月28日收盤,其總市值已達4.89萬億美元。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高通需展現差異化競爭力。智參智庫特聘專家袁博認為,高通的優勢在于邊緣側AI市場,包括手機、電腦、汽車和物聯網等終端設備的智能化。這些場景對芯片的低功耗、高能效和實時響應能力要求極高,而高通在手機芯片領域的技術積累恰好契合這一需求。
袁博進一步分析,AI商業應用的重心正從訓練轉向推理,從集中式數據中心向邊緣智能遷移。高通通過分布式推理技術實現邊緣與終端的高效協同,有望在推理市場形成獨特競爭力。他預計,未來AI芯片市場將呈現“云邊端協同、多強并存”的格局:英偉達主導云端訓練市場,而高通、華為等廠商將在邊緣側推理領域崛起。
從財務表現看,高通2025財年第三財季(截至6月29日)營收同比增長10%至103.65億美元,調整后凈利潤增長25%至26.66億美元。按業務線劃分,手機芯片業務營收63.28億美元,同比增長7%;汽車芯片業務營收9.84億美元,同比增長21%;物聯網業務營收16.81億美元,同比增長24%。然而,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高通的優勢正在削弱。2025年第一季度,聯發科以36%的市占率位居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第一,高通以28%緊隨其后,蘋果市占率為17%。
在此背景下,AI芯片市場成為高通突破瓶頸的關鍵。據IDC《2025年全球AI算力發展白皮書》,2025年全球AI算力市場規模(含硬件、軟件、服務)將達1.21萬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35.9%,其中硬件市場占比63%,規模約7623億美元。高通的AI芯片藍圖,正是瞄準這一巨大增量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