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產業領域,“國產替代”始終是繞不開的核心話題。受多種因素制約,國內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長期處于追趕狀態。然而,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深刻改變。
2025年以來,CIS(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市場的國際格局出現顯著波動。3月,SK海力士宣布退出CIS市場,轉而聚焦AI內存業務;6月,索尼承認芯片業務前景不確定性增加,原定2025年實現全球60%市占率的計劃被迫推遲。在國際巨頭收縮或放緩布局的背景下,一家中國芯片企業卻逆勢崛起,在高端攝像頭領域快速取代國際競爭對手,成功躋身全球CIS芯片市場前三,它就是豪威集團。
截至2025年10月,豪威集團市值已突破1650億元,其核心業務CIS芯片功不可沒。作為攝像頭的“心臟”,CMOS圖像傳感器承擔著光電信號轉換的關鍵任務,成本占比超過50%,其性能直接決定成像質量。
豪威集團的市場地位堪稱卓越。在手機領域,其CIS芯片市占率長期穩居全球第三,客戶覆蓋除蘋果、三星外的所有主流安卓廠商。考慮到三星主要采用自供芯片,且自身手機銷量位居全球第二,豪威集團在外部供應商中的實際地位可能更為突出。在汽車領域,2023年其車用CIS芯片全球市占率躍居首位,客戶包括比亞迪、奔馳、特斯拉等知名車企。
技術實力是豪威集團的核心競爭力。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00億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豪威集團擁有4761項發明專利,在國內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在半導體領域僅次于中芯國際。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使其在多個細分市場實現突破。
在手機端,豪威集團打破了索尼的長期壟斷。過去,索尼幾乎壟斷高端主攝和長焦攝像頭市場,而如今華為P70系列、三折疊手機以及小米14系列等高端機型,均采用豪威集團的CIS作為主攝和長焦。2024年,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采用TheiaCel?技術的OV50K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其復雜的設計和高昂的成本,使拍攝效果無限接近人眼真實所見,性能較傳統CIS提升三檔,超越索尼成為行業新標桿,被譽為“1英寸鏡皇”。
在車載端,豪威集團的產品線同樣豐富。公司最早推出集140dB高動態范圍(HDR)和優質LED閃爍抑制(LFM)功能于一體的汽車圖像傳感器。同時實現這兩項技術極具挑戰性,但在智能駕駛時代,其可靠性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目前,公司最新產品已應用TheiaCel?技術,可在不犧牲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將總動態范圍提升至近3倍,實現車外環視、前后視以及車內監控的全方位覆蓋。
從市場需求來看,豪威集團的發展空間依然廣闊。在手機領域,拍照質量已成為廠商競爭的關鍵,消費者對鏡頭數量和CIS性能的要求持續提升。2022年至2028年,手機單機搭載的攝像頭數量將從3.9顆增至4.6顆,高像素鏡頭占比也將顯著提升,單顆CIS價值隨之提高。在汽車領域,自動駕駛等級正從L2向L3快速演進,預計到2026年,全球L3級別汽車數量將較2023年接近翻倍。L3級別車輛不僅攝像頭數量將達到20顆,高像素CIS占比也將大幅提高,2029年車載CIS像素甚至將升級至12MP,進一步推動單顆價值量提升。
豪威集團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19年,韋爾股份(豪威集團前身)收購豪威公司后,消費電子行業迎來黃金期,2021年公司凈利潤達到44.76億元的歷史峰值。但2022年消費電子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下游需求下降,同時公司因大量存貨計提14.32億元資產減值損失,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2024年,隨著消費電子市場回暖,高端產品放量,公司智能手機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9%,汽車電子業務同比增長53%。2025年上半年,豪威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近140億元,凈利潤20.28億元,業績實現強勁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