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比亞迪宣布仰望U9 Xtreme以496.22km/h的極速刷新全球量產車速度紀錄時,整個汽車行業為之震動。這款以"Extreme"(極致)與"X"(未知邊界)為命名靈感的電動超跑,不僅打破了布加迪Chiron Super Sport 300+保持的490.48km/h燃油車紀錄,更以量產車身份成為首個摘下"全球最快"桂冠的電動車型。
在德國ATP測試場,仰望U9 Xtreme用實測數據證明了中國電動車的技術實力。這款全球限量30臺的超跑,其極速表現較此前紀錄保持者布加迪Chiron Super Sport 300+提升了近6km/h,而后者近3000萬元的售價與30臺的稀缺性,更凸顯了比亞迪的技術突破價值。更令人驚嘆的是,該車在紐北賽道首秀即以6分59秒157的成績,將小米SU7 Ultra量產版半年前創下的7分04秒957紀錄甩在身后,成為首個進入"6分鐘俱樂部"的量產電動車。
面對"極速無用論"的質疑,行業專家指出,超跑對速度的追求本質是技術實力的象征。正如航天工程展現國家綜合科技水平,超跑的極限性能同樣代表著企業的工程能力天花板。比亞迪通過仰望U9 Xtreme證明,中國車企已突破西方長期壟斷的性能技術壁壘,在電池管理、電機效率、空氣動力學等核心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這款打破紀錄的車型與小米SU7 Ultra原型車形成鮮明對比。雖然小米原型車曾創下6分22秒091的紐北成績,但仰望U9 Xtreme作為可購買的量產車,其技術轉化能力更具現實意義。據比亞迪官方透露,該車10月將再次包場紐北賽道挑戰極限,業內預測其圈速有望突破6分50秒大關。
這場性能革命背后,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自信。仰望U9 Xtreme同時占據極速與圈速雙料冠軍,打破了傳統超跑"極速強則彎道弱"的魔咒。其搭載的四電機獨立驅動系統,可輸出超過1300匹馬力,配合碳纖維單體殼車身與主動式空氣動力學套件,實現了直線加速與彎道操控的完美平衡。
行業觀察人士認為,比亞迪與小米在超跑領域的競爭,標志著中國車企已從"銷量競爭"轉向"技術競爭"。當某些品牌仍在網絡輿論場爭奪"遙遙領先"的標簽時,中國車企正用實打實的賽道成績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這種轉變不僅關乎企業榮譽,更意味著中國汽車工業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