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的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坐在沙發里,神態間透著工程師特有的篤定。這位創業十三年的科技公司掌舵者,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組織變革。從去年開始,他主導的"減法革命"徹底改變了這家AI企業的運營邏輯——通過精簡業務線和裁撤冗余人員,公司研發支出從5500萬元壓縮至3800萬元,員工規模從近400人縮減至不足200人,其中研發團隊減少三分之二。
這場變革的導火索是2024年4月公司以"AIGC第一股"身份登陸港交所后的業績壓力。盡管中期財報顯示人均營收從54.2萬元躍升至97.8萬元,但李志飛清楚,真正的挑戰在于重構企業基因。他設計的Coding Agent軟件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工具,這款由他親自敲代碼搭建框架的管理系統,正在重塑公司的組織架構。
"研發人員的工作必須徹底透明。"李志飛在杭州湖畔大學聽馬云分享組織管理時陷入沉思,最終得出與巨頭企業截然不同的結論。他開發的Coding Agent系統實現了代碼生產、修改、驗證的全流程可視化,管理層可以直接查看每個工程師的代碼軌跡。這種"直接看代碼"的管理方式雖然引發部分員工離職,但李志飛認為這是篩選適配者的必然過程。
在李志飛的藍圖中,Coding Agent不僅是管理工具,更是組織AI化的載體。系統自動追蹤員工代碼產出、功能迭代和營收貢獻,用數據替代傳統績效評估。市場部門現在可以直接訪問代碼庫,通過AI問答快速理解產品特性,徹底改變了以往跨部門溝通的低效模式。這種變革使得中間管理層逐漸淡化,老板與一線員工的溝通路徑被徹底打通。
這場組織革命源于李志飛對過往教訓的深刻反思。早年開發智能手表時,公司同時挑戰芯片、系統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導致資源嚴重分散。現在他堅持"不挑戰非核心復雜度"的原則,硬件業務選擇成熟供應鏈合作,將核心精力聚焦在AI軟件領域。即便放棄自研大模型,他也認為這是理性選擇:"大模型已成為標準化商品,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芯片,真正的機會在于做出抖音這樣的應用。"
Coding Agent的實踐暴露出新的挑戰。雖然系統提升了整體效率,但代碼問題修復耗時的問題逐漸顯現。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層"并未完全消失,組織變革仍在持續推進。但李志飛堅信這是正確方向,他將個人技術執念轉化為管理創新,通過持續迭代軟件來克制自己"什么都想嘗試"的沖動。
在對話中,李志飛坦承作為工程師出身的管理者的局限。"跟做制造、零售的同學比,我真不擅長管人。"這種自我認知驅動他探索技術驅動的管理模式。現在Coding Agent占據了他大部分時間,這款承載著組織變革使命的軟件,被他視為整個公司的基石。盡管變革過程充滿爭議,但中期財報的積極信號,讓這位固執的創始人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