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近期憑借一款全新車型引發市場關注。9月15日,別克品牌旗下首款全棧自研豪華增程轎車至境L7在泛亞技術中心亮相,這款被寄予“為合資正名”厚望的車型,不僅承載著品牌轉型的期待,更成為中美股東雙方重新評估合作模式的關鍵支點。
據內部人士透露,上汽通用高層團隊上月攜轉型成果赴美參加通用汽車全球董事會,帶來的本土研發進展與市場數據遠超預期。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曾瑜表示,中方團隊展現的新車開發速度與技術自研能力,促使通用總部確認將進一步開放技術權限,這為合資公司爭取到更大的產品定義自主權。
至境L7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作為首款由上汽通用自主定義的車型,其從研發到生產的全流程均由合資公司主導。副總經理王晨東透露,未來凱迪拉克等品牌也將采用類似模式,實現中美市場“技術路線分離”。這種調整源于中美電動汽車需求的顯著差異——美國電動車更多扮演精英社交工具角色,而中國新能源市場已進入充分競爭階段,技術適配性成為制勝關鍵。
技術路線的轉向在具體產品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曾瑜證實,凱迪拉克車型將棄用通用原有的Super Cruise智駕系統,轉而搭載上汽與Momenta合作開發的“逍遙智行”輔助駕駛系統。該系統融合了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標志著合資品牌在核心技術上開始擺脫對美方依賴。王晨東強調,技術開放的前提是保持品牌基因一致性,“大別克”的定位與通用增程技術積累將在至境L7上得到延續。
市場數據的回暖為技術自主提供了底氣。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累計銷量達24.5萬輛,同比增長8.64%,且自去年第四季度起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這種觸底反彈的態勢,直接回應了此前華爾街關于通用應撤離中國市場的質疑。副總經理薛海濤透露,通用汽車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前特斯拉自動駕駛項目總監)在至境L7亮相后次日即率隊考察,顯示美方對中方技術路徑的高度關注。
中美股東的博弈焦點逐漸轉向技術主導權。曾瑜回憶,在底特律的董事會匯報中,中方團隊用兩個半小時的密集數據證明了中國市場的特殊性。當展示至境L7的極限自動泊車實測時,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與多位高管現場記錄新營銷策略,這種互動與此前“通用希望維持合資現狀”的表態形成呼應。據彭博社9月18日報道,雙方正就2027年到期后的合資協議續簽進行初步談判,市場好轉成為重要推動因素。
至境L7的預售策略凸顯出上汽通用的市場野心。這款定位20萬—30萬元區間的豪華增程轎車,將直接對標德系豪華品牌。發布會上,企業宣布開放亞洲最大試車場廣德基地供業界對比測試,這種自信源于泛亞技術中心近年來的技術積淀——半年內密集推出的增程系統、電子電氣架構、智駕系統等成果,構成了產品競爭力的核心支撐。
但挑戰同樣存在。作為新品牌下的首款車型,至境L7需要同時突破價格競爭力與豪華品牌認可度的雙重壁壘。王晨東承認,全棧自研帶來的高開發成本可能影響定價策略,而市場對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的接受度仍需驗證。不過,GL8新能源產品的快速上市已為通用工程團隊留下深刻印象,這種“中國速度”正成為說服美方放權的關鍵論據。
這場技術主導權的爭奪,實質是合資模式在新能源時代的適應性變革。當通用在美國電動車市場仍依賴關稅保護時,中國市場的充分競爭已倒逼出更高效的技術迭代路徑。至境L7的預售表現,或將決定這場變革能否真正改寫合資品牌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