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電信日活動中,中國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婁濤于昆明發表了題為《協同AI安全治理,共贏智能安全未來》的主題演講。他指出,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經濟格局與社會運行模式。從生成式AI的規模化應用到大模型技術的持續突破,人工智能不僅為產業升級、社會治理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動能,更在重構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
當前,人工智能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AI為核心的智能時代已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引擎,既代表著新質生產力的方向,也在全球科技競爭與產業生態重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婁濤同時強調,AI產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正面臨多重風險與挑戰。貿易壁壘與技術封鎖威脅著產業自主性,訓練數據的質量與意識形態風險亟待解決,決策過程的不透明性引發責任追溯難題,輸出行為的不確定性可能損害用戶權益,深度偽造技術的濫用更對個人安全與社會穩定構成威脅。這些跨領域、跨行業的復雜問題,需要通過強化網絡安全防線來系統應對。
作為信息通信行業的領軍者,中國移動始終踐行央企責任,以“AI+”戰略深度賦能生活、生產與治理三大場景。公司全面升級“AI+”行動計劃,構建了“可信任、可度量、全周期”的AI安全框架,并明確了“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的戰略定位。依托自主研發的全棧國產化“九天”大模型——該模型已入選“2024年央企十大國之重器”——中國移動打造了安全專業大模型、數字員工“安麒”和智能體“安星”,形成了覆蓋全鏈條的智能安全防護體系,既為內部安全運營提供支撐,也向外部輸出安全服務能力。
在具體實踐中,中國移動以“智能向善”為理念,從四個維度推進AI安全治理:
在標準制定層面,公司積極引領AI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國內聯合中國信通院完成相關標準研究,國際上在ITU-T等組織推動多項標準立項,并發布了全球首項智能體安全及ICT安全評測標準,顯著提升了中國在AI治理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在框架構建層面,公司創新提出“1264”AI安全治理框架。該框架以“讓智能更安全、讓安全更智能”為目標,從AI風險防控和AI賦能安全兩個方向切入,覆蓋模型、數據、業務、平臺等六大防護領域,以及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內容安全與業務安全四大賦能場景,形成了“AI保安全、安全促AI”的良性互動機制。
在組織建設層面,公司于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成立了行業首個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該中心定位為國家AI安全治理戰略的服務平臺,致力于成為核心研究機構與技術支撐力量,推動全行業安全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在能力建設層面,公司構建了全鏈路安全治理體系。通過AI數據安全藍軍機器人嚴控訓練數據源頭,利用人工智能安全防護圍欄實現使用過程的全流程管控,并依托安全評測平臺開展多維度風險評估,形成了閉環式的安全防護機制。
婁濤進一步指出,智能時代的安全需求是動態演進的。中國移動將持續以“智能向善”為導向,構建“可信、可靠、可控”的AI體系,確保技術發展始終服務于社會福祉。為此,公司計劃從三方面深化布局:一是優化“九天”大模型底座,發揮央企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引領中的骨干作用,為國家AI戰略落地提供技術支撐;二是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在算力、算法、安全等領域持續突破,推動AI與千行百業的深度融合;三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技術標準互認與安全合作,為構建安全、開放、包容的全球AI發展生態貢獻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