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殲-35A戰(zhàn)機劃破長空,地面展區(qū)中一款身披東方美學設計的硬派越野車同樣吸引了全球目光——紅旗品牌全新推出的豪華越野車型,以硬核技術實力與文化底蘊成為航展焦點。這款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yè)突破性創(chuàng)新的產品,通過全場景適配能力與軍工級技術積淀,重新定義了豪華越野的邊界。
作為定位"全場景智領豪華越野SUV"的旗艦車型,紅旗越野在空間與動力維度實現雙重突破。5120mm車長與2900mm軸距構建出超規(guī)格座艙,5座布局確保每位乘員享有充裕頭部與腿部空間,無論是家庭長途出行還是戶外裝備裝載均游刃有余。動力系統(tǒng)采用2.0T混動專用發(fā)動機與四電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輪端扭矩輸出達18500Nm,配合4秒級零百加速性能,既能在城市道路展現敏捷操控,又可在越野場景釋放澎湃動力。
針對用戶最關注的續(xù)航焦慮,紅旗越野給出CLTC工況下255km純電續(xù)航與1200km綜合續(xù)航的解決方案。高強度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搭配全時四驅系統(tǒng),輔以前后雙電機機械差速鎖與中央能量鎖,構建起三重機械鎖止保障體系。這種設計使車輛在交叉軸、炮彈坑等極端路況下仍能保持四個車輪獨立動力輸出,確保復雜地形中的通過性與穩(wěn)定性。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紅旗品牌跨越半個世紀的軍工基因傳承。1959年一汽自主研發(fā)的CA-30軍用卡車,開創(chuàng)了中國自主越野車的先河。此后歷經M41越野底盤技術攻關、雪鷹越野房車極地測試、金葵花國耀車型非承載式車身驗證等關鍵節(jié)點,逐步構建起覆蓋動力總成、底盤調校、車身結構的完整技術體系。這些積累在紅旗越野上轉化為20項專利技術,涵蓋電池安全防護、電機熱管理等核心領域。
從城市通勤到荒野穿越,紅旗越野通過模塊化設計理念實現場景無縫切換。智能四驅系統(tǒng)可實時分配前后軸扭矩,配合7種駕駛模式選擇,使車輛既能以純電模式完成日常通勤,又能在越野模式下自動激活低速扭矩放大功能。這種"一車多能"的特性,正在打破傳統(tǒng)硬派越野車"偏科"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