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憑借其卓越的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正逐步成為新能源領域的焦點。相較于傳統液態電池,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替代了液態電解質和隔膜,使得初始放熱溫度提升至200℃以上。由于不存在液態流動電解質,固態電池具備不可燃的特性,從而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同時,致密的固態電解質結構能夠有效阻擋鋰枝晶穿刺,降低了電池短路的風險。
在能量密度方面,固態電池展現出顯著優勢。得益于固態電解質的應用,其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為電動汽車實現更長續航提供了可能。然而,固態電池技術仍面臨離子電導率低、循環壽命短以及成本較高等挑戰,這些因素制約了其大規模商業化進程。
從技術路線來看,固態電池可根據電解質材料劃分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和鹵化物四大類。其中,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因具備極高的離子電導率而備受關注,部分硫化物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甚至已超越傳統電解液。硫化物電解質還表現出良好的界面接觸性能和柔韌可加工性,成為主流廠商重點布局的方向。
政策層面,國家對固態電池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自2020年起,固態電池研發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相關政策陸續出臺。2023年,國家加強了固態電池標準體系建設;2025年3月,提出建立全固態電池標準體系,以加速產業化進程。這些政策為固態電池商業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產業鏈端,電池廠商和車企紛紛加快固態電池布局。近期,寧德時代5GWh全固態產線正式投產,國軒高科發布第一代全固態電池“金石”,多家企業中試線逐步落地。預計2026年將進行裝車測試,2027年實現小批量量產,2030年大規模量產。車企方面,多家企業陸續發布固態電池相關規劃,2025年逐步下線車規級電芯,部分車企已開展上路測試,預計2027年行業小批量量產,2030年逐步大規模上車。市場預測顯示,2027年固態電池需求將達1GWh,2030年加速突破至100GWh。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迭代加速和中試線陸續落地,設備及材料端不斷涌現新技術。在投資領域,干法電極設備、硫化物路線鎳鐵基集流體以及固態前端物料自動化處理等相關企業受到重點推薦,包括納科諾爾、遠航精密和靈鴿科技等。貝特瑞、天馬新材等企業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