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將召回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涉及車輛總數達116,887輛。此次召回的原因是車輛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在極端場景下存在識別不足的問題,可能引發安全隱患。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公告,召回范圍涵蓋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間生產的SU7標準版車型。具體涉及兩個召回編號:S2025M0149I對應XMA7000MBEVR2和XMA7000MBEVR5車型,共計98,462輛;S2025M0150I對應BJ7000MBEVR2車型,共計18,425輛。這是該車型上市以來第二次大規模召回,此前在2025年1月,小米曾因軟件策略問題召回30,931輛SU7標準版。
問題根源在于車輛輔助駕駛系統的缺陷。當L2高速領航輔助功能開啟時,系統在某些極端場景下可能無法充分識別、預警或處置路況。若駕駛員未及時介入,碰撞風險將顯著增加。汽車流通協會專家李顏偉指出,SU7標準版的視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無法識別靜態障礙物,且在用戶脫離駕駛狀態時缺乏有效干預機制。
與傳統召回方式不同,小米此次將通過OTA遠程升級技術解決問題。從9月19日起,公司會通過短信、手機APP及車機提示向車主推送升級信息。車主只需根據提示完成軟件下載,無需前往門店。除召回車輛外,小米YU7、SU7 PRO版等車型也可能收到升級提示。
升級內容主要包括修復高速領航輔助功能,優化大車避讓和繞行體驗,并新增“動態車速”功能。該功能可在雨天、夜間等復雜環境下自動調整輔助駕駛目標車速。升級后,車機將顯示具體修復內容,幫助車主了解改進細節。
此次召回背景與智能駕駛監管趨嚴密切相關。9月17日,工信部對《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新標準要求系統具備手部脫離和視線脫離檢測能力,并在駕駛員未響應提示時可控退出激活狀態。多次脫離行為后,系統需在一定時間內禁止使用。
市場影響方面,SU7自2024年3月上市以來,截至2025年8月底累計交付量已超33萬輛。兩次召回車輛約占總交付量的45%。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轉發召回回應微博,提醒車主關注相關信息。用戶可通過撥打客服熱線400-182-6888或登錄市場監管總局召回中心網站了解詳情。
資本市場對此次召回反應平穩。截至9月19日上午收盤,小米集團股價小幅下跌0.44%,報56.6港元/股。分析人士認為,OTA升級方式有效降低了召回成本,且監管趨嚴有助于推動行業技術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