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祥源控股以23億港元的對價,成為海昌海洋公園的新任控股股東。
雙方都是老牌商業地產公司,但側重有所不同。海昌主要跟動物打交道,祥源控股主營名山大川,旗下有張家界黃龍洞、鳳凰古城、齊云山等旅游資源。
可能是因為山川生意不太好做,祥源控股轉型下海,剛好撞上了財務狀況不佳的海昌海洋公園。但問題是,海洋公園恐怕也不是什么好生意。
表面上看,海洋公園的客流量絕對不算少,僅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一家,去年單日最高入園人數就有5.2萬,這個客流強度在八達嶺長城屬于“橙色預警”的級別。
但過去5年,海昌幾乎年年虧錢,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2024年,海昌營收同比僅增長0.08%,虧損卻進一步擴大。
問題還是出在了魚身上。
被魚吃垮
2021年疫情期間,海昌迫于財務壓力,一口氣將4.66家樂園打包甩賣。其中,4家是位于青島、天津、成都和武漢的四個海洋公園,0.66指的是鄭州項目66%的股權。
但斷尾求生只拯救了一年的財務報表,短暫回光返照后,海昌不可避免地易主。2020-2024年間,海昌有四年出現虧損,累計虧損37.85億元。
不是海昌不努力,實在是魚太能吃。
經常養海魚的朋友都知道,大型海洋公園實際上就是個放大版的水族箱,前期的建設成本極高。
鄭州海昌海洋公園占地40萬平方米,投資成本近42億,其中僅土地成本就有20.5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僅一期投資額,就高達50億元。
另一項成本是設施基建。以白鯨為例,人工飼養白鯨需要500噸恒溫15攝氏度的水體,24小時循環水處理。長沙海底世界海洋館的海水循環系統,每年會循環掉390萬元;海昌的武漢極地海洋世界,光水電費一年就要交4000萬元左右。
等到海洋生物正式拎包入住,養育成本更是貨真價實的無底洞。
魚以食為天。海洋公園常見物種中,成年白鯨日均食物攝入量約為自身體重的2.5%-3%,大約25公斤左右。成年海豹每天需要攝入7-8公斤魚類,海獅的進食量通常在約7-16公斤之間。
位于海洋食物鏈頂端的虎鯨更是重量級。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有四只成年虎鯨,每只虎鯨單日進食300斤[1],相當于一天十只烤全羊。
按照動物保護組織SEA LIFE TRUST的描述,在白鯨保護區Beluga Whale Sanctuary,算上食物、日常護理和獸醫檢查等費用,一只白鯨每天的養護成本在12000元左右。
工作人員在給白鯨進行測量,圖源:Beluga Whale Sanctuary
對海洋公園來說,讓魚好好活著,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海昌不是第一個被魚吃垮的海洋公園。2024年6月,由于客流量下滑加之房租上漲,昆明花都海洋世界宣布停業。無獨有偶,香港海洋公園2005年來只有4年盈利,一直靠港府財政補貼艱難度日。
按其23/24財年的報表口徑,香港海洋公園年度支出14.8億港元,近1/3都投向了動物保育。
魚不會在社會主義國家吃得少,在資本主義國家吃得多。海洋公園日趨的生存狀況,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創辦自1970年的Marineland Antibes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海洋館,憑借出色的動物表演,輝煌時期,園區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20萬。
Marineland Antibes曾引以為傲的虎鯨表演
2021年底,法國通過了一項動物福利法,禁止在寵物店展示并出售貓狗,同時逐步取締娛樂性動物表演。其中虎鯨、海豚等動物表演將從2026年12月起正式禁止。
為了相應政策號召,Marineland Antibes率先叫停動物表演,在今年1月成功破產清算。由于兩只虎鯨員工和12頭海豚員工尚無其他工作單位接收,已經永久閉園的Marineland Antibes還得繼續管飯。
動物保護者游行反對圈養鯨豚
無論合乎道德與否,大部分海洋公園客觀上高度依賴動物表演創收。但伴隨動物表演在近年來被輿論日益抵觸,海洋公園的經營也每況愈下。
另一方面,類似連鎖酒店,海洋公園的房租、設施維護與動物養護都屬于剛性支出,有沒有游客魚都要吃飯。但客流量隨旅游淡旺季等因素波動,一旦遭遇疫情這類黑天鵝事件,脆弱的財務狀況會迅速塌方。
2020年,老牌海洋公園大連圣亞的總裁肖峰在直播中說:“我們這樣的企業在2003年遇到非典時、現在遇到新冠疫情時,沖擊不是非常大,是致命。”
同一年,經營困難的大連圣亞忍痛割愛44只企鵝,創收1876萬元,把營收做到了1.12億元,避開了退市風險。
人可以裁員,魚不能餓死,恐怕是海洋公園最大的煩惱。
你算P幾
去年7月,第三對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可可”正式落戶香港海洋公園,算上此前贈送的盈盈、樂樂和他們的龍鳳胎(加加、得得),香港海洋公園已經有六只大熊貓(1999年贈送的佳佳、安安已去世)。
23/24財年的業績通告中,海洋公園的董事局主席龐建貽表示[3]:我們將善用有六只大熊貓居于公園的契機,全力帶動全港的大熊貓熱潮,借此提高公園的入場人次及收入。
聽起來離譜,但實在有效。今年2月,港產大熊貓加加、得得首度面向游客公開,入園人次當即同比增加19%[4]。
香港海洋公園的官方網站上,目之所及盡是大熊貓,充斥著蒙古組建海軍的美感。
香港海洋公園官方網站
如果把海洋館和動物園當作動物組成的商業機構,每種動物都是不同的業務部門,海洋館的先天劣勢就會暴露無遺:成本部門太多,利潤部門太少。
大部分動物園的動物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引流部門。比如西寧野生動物園的雪豹、藏狐和兔猻。對貓科動物愛好者來說,西寧野生動物園是全國唯一擁有兔猻的動物園,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非常適合引流。
二是利潤部門。類似花錢摸小熊貓、喂斑馬這類互動型項目,都是動物園的創收手段,大多由性格溫順的食草/雜食動物承擔,食物鏈上的地位越低,財務報表上的地位越高。
上海野生動物園的100元12次互動票,可以把羊駝、袋鼠、卡皮巴拉摸個遍,園內甚至有專門的付費喂鴿子園區,主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
三是成本部門。以揚子鱷、棕熊、美洲獅等大型食肉動物為代表,大多危險性高、食量驚人、養育成本不菲,導致創收難度極大,只能等動物園給自己賦能。
基于這個框架,大熊貓可謂集引流變現為一體的六邊形戰士。2017年,大熊貓“香香”在東京上野公園出生,直接為動物園及周邊店鋪帶去267億日元的收入。
無論是海洋館還是動物園,都需要盡可能壓縮成本部門,做大利潤部門和引流部門,進而提高門票之外的消費占比。
備受網友喜愛的孟加拉虎“紅糖”,以及它的周邊
今年年初,上海動物園中被母虎棄養的孟加拉虎“紅糖”意外走紅,成為人類社交媒體頂流,直接帶動相關文創產品銷量,從成本部門成功轉型為利潤部門,升任動物園高P。
無獨有偶,網紅雪豹“凌小蟄”被西寧野生動物園救助后,同款冰箱貼和抱枕迅速上架,小小年紀就開始賦能單位。
雪豹“凌小蟄”在玩球
和動物園相比,海洋公園處于系統性劣勢。從生物學角度看,大部分哺乳動物與人類五官結構相近,可以做出類似人的表情,容易產生共情。所以有些人天天說自己喜歡動物,一談到蛛形綱和蜚蠊目昆蟲就顧左右而言他。
海洋生物要么生活在水里,要么攻擊性較強,要么兩者兼有,互動難度比較大,自然難以做大利潤部門。況且對魚類來說,大部分人類并不想跟它們互動,只會想著怎么做好吃。
動物表演是海洋公園幾乎唯一的增值互動項目,2018年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業,曾因虎鯨表演一票難求,并在次年創下28.02億元營收。但動物保護理念逐漸深入,讓本就單一的盈利模式雪上加霜。
這種情況下,請不來大熊貓的海洋公園只能拼命引入餐飲、游樂設施等商業化項目,盡可能平抑財務上的波動。
海洋館里每一個略顯突兀的摩天輪和海盜船,都有它存在的苦衷。
價不如人
2024年,國內18家景區類上市公司中有四家成功盈利,沒有一個跟動物沾邊。日子最滋潤的,是主打唱歌跳舞的宋城演藝。
相比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景區,宋城演藝搭個室內舞臺就能收門票。演出設備等固定成本會隨演出場次攤薄,演員規模和人力成本更是可控,凈利率一度可高達52%[5]。
宋城演藝推出的《宋城千古情》
成功的文旅項目往往都有兩個特點:一是大幅壓縮剛性成本和固定支出,二是做大門票之外的“二次消費”。
疫情期間,迪士尼樂園業務全面癱瘓。于是在2020年4月,迪士尼宣布暫停發放10萬名員工的薪水,如此一來,每月就能省下近5億美元成本[6]。
2023年,迪士尼CEO鮑勃·艾格宣布將裁員約7000人,一舉為公司節省55億美元的成本[7]。想到海洋公園還要負責失業虎鯨的再就業問題,魚和人恐怕都沉默了。
同時,由于高價值IP的存在,迪士尼可以通過IP衍生品和園內的餐飲等消費,盡可能做大二次消費比例。迪士尼和環球影城的二次消費占收入比可以做到50%以上,熊出沒背后的華強方特,各樂園也有25%-35%的二次消費占比。
作為對比,開海洋公園的大連圣亞二次消費占比長期只有10%-15%,也難怪要賣企鵝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中,除了人均消費700元的鯨鯊餐廳+人魚表演,一直也沒太多花錢的地方。
2021年7月,海昌海洋公園引入奧特曼IP,搭了個奧特曼主題館。家長帶孩子看動物,孩子吵著要買奧特曼,海昌市值在此后一年漲了十倍,實現會計學意義上的相信光。
此后幾年,海昌又相繼引入了小馬寶莉、小豬佩奇、小羊肖恩等IP,但再未復制當年的風光。
2019年,上海長風海洋世界將館內的兩只白鯨送歸自然保護區,自此全面告別海洋動物表演。
目前,該館的新賣點已經變成了“美人魚見面會”:由真人扮演美人魚在人造海底世界游弋,每天六場,游人如織。
看來進化的太快,有時候真不是什么好事。
作者:趙瑜
編輯:李墨天
制圖:趙瑜
責任編輯:趙瑜
參考資料
[1] 疫情中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動物們也在期待觀眾們的掌聲,東方網
[2] 法國海洋公園關閉,園中虎鯨海豚何去何從受關注,RFI
[3] 海洋公園入場人次及收入創五年新高,把握熊貓熱潮契機,期望成業務新動力,香港海洋公園
[4] 大熊貓“帶旺”香港海洋公園,入場人次按年增19%,香港新聞網
[5] 大唐不夜城的本質是不賣門票的迪士尼,有數DataVision
[6] Disney stops paying 100000 workers to save $500m a month,FINANCIAL TIMES
[7] Disney makes hundreds more layoffs as it cuts costs,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