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國是直通車 趙斌 攝
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中新社國是直通車當天舉行“2025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邀請專家學者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在會上稱,中國正成為全球外貿體系中重要的穩定性力量,中國有潛力也有能力繼續保持外貿穩定增長。
周密指出,日前公布的數據已明確展現出中國外貿的韌性。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臺階,達21.7876萬億元,同比增長2.9%,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他看來,近幾年的全球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蘇動能在加強。這種動能加強結合了產業結構升級、數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新空間、新能源、新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新機會。從需求層面看,中國在全球有非常好的基礎,這也是外貿能夠發揮優勢的重要原因。
他提到,中國出口快速增長,不僅基于價格優勢,也是其與供給穩定性和供給韌性相結合的結果。從供給和需求角度來講,中國有潛力也有能力繼續保持外貿穩定增長。對各方來說,與中國建立更加有效的、更加穩定的經貿聯系,可以進一步降低供應鏈風險。
周密說,中國正持續推動降低進口產品關稅,除了整體關稅下降以外,對許多最不發達國家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措施,這一擴大開放的做法使更多國家愿意和中國建立更多貿易聯系。中國正利用自身巨大市場,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機會。
對于下半年外貿發展,周密認為,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貿易關系正在加強。伴隨著這些國家的工業化發展,貿易產品會更加多元,除了原材料和最終品,也會涉及更多中間品。中間品貿易的加強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貿易韌性。
中國在產品結構方面還有很多新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間,國內進口也會更加多元化,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一些機制性保障還在不斷探索,或將為企業創造更加有效的支撐,減少市場的不確定性,保障貿易的可持續性。(文/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