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成都報道7月14日晚間,成都路橋(SZ 002628)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620萬元-2400萬元。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788萬元。
公告表示,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因工程回款滯后按會計政策計提應收款項的預期信用損失。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虧損減少,主要受益于部分重點項目報告期內取得工程結算報告,施工毛利有所增加。
2024年1至12月份,成都路橋的營業收入構成為:公路市政工程施工占比87.13%,房建施工收入占比6.72%,檢測費收入占比2.23%,運營期服務費收入占比1.35%,交通設施銷售收入占比1.22%。
值得注意的是,6月17日晚,成都路橋曾發布公告稱,決定將前次未獲通過的董監高薪酬方案再次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在5月7日的股東大會上,該方案因部分股東未投票默認棄權而未通過。其中,未投票默認棄權股份達1.18億股,疑似公司第一大股東宏義嘉華所為。此事引發業內揣測,宏義嘉華是否對現在管理層的薪酬不滿。(詳見報道:《成都路橋董監高薪酬方案將再次提交審議,此前疑似被第一大股東“卡關”》)
本月初,該事件出現神反轉。7月3日,成都路橋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再次審議董監高薪酬方案。據悉,“未投贊成票”是因當時年度大會審議的議案特別多,第一大股東委托投票的人手機操作失誤沒有投贊成票,最后默認棄權導致方案未過,鬧了“烏龍”。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當日盡管是“補充”審議,成都路橋董事長林曉晴還是親自主持了會議。1996年出生的她因為年輕,此前也受到輿論熱議。成都路橋有關人士表示,林曉晴屬于職業經理人,本人沒有太多架子。
上述成都路橋有關人士表示,在5月上榜胡潤U30中國創業先鋒后,林曉晴本人一度被市場關注,但是后面輿論發酵,網上還討論起林曉晴的年齡、照片等,這讓她覺得有些“過了”。從管理風格來講,林曉晴沒有太多架子,會出面參加一些重要場合的會面和溝通。
微成都注意到,近日,成都路橋成立了四川成路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智匯科技),其經營范圍包括智能機器人研發、智能機器人銷售等。成都路橋方面表示,這是公司在智慧交通技術無人化方面的探索,目前相關產品還沒有落地。
編輯 肖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