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蘋果公司發布《2024-2025年度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作為在中國運營三十余年的企業,蘋果公司持續以科技賦能社會,累計向中國社區捐贈3.5億元人民幣,并通過教育扶持、清潔能源投資等舉措,推動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
連續多年的報告顯示,教育是蘋果公司社會責任的核心。通過“智惠計劃”,蘋果公司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等機構,在四川、貴州等欠發達地區的33所學校落地“智惠教室”,配備iPad等設備,幫助教師開展數字化教學。截至2024年底,該項目已惠及超6萬名師生。在青海鄉村幼兒園,老師通過iPad搭建起留守兒童與務工父母的溝通橋梁,讓親情不再因距離而遙遠。
高校合作方面,已舉辦十周年的移動應用創新賽吸引大中華區近千所高校、3萬余名學生參與,不少參賽者已經成長為工程師和創業者。2025年3月,蘋果公司向浙江大學追加3000萬元設立“移動應用孵化基金”,支持學生開發實用工具。浙江大學博士生沈心逸團隊開發的農業管理應用“智農”,已覆蓋北京門頭溝800畝果園,助力農戶精準監測病蟲害和天氣預警。
在綠色發展方面,為實現“2030年全產品生命周期碳中和”承諾,蘋果公司今年投入7.2億元啟動第二期中國清潔能源基金,計劃每年為電網新增55萬兆瓦時風能和太陽能電力。此前,首期基金已在14個省份建成超一千兆瓦可再生能源項目,供應鏈中三分之二的生產已采用可再生能源。
作為首家支持“科技小院助力計劃”的企業,蘋果公司已累計支持全國30個科技小院,覆蓋13省28村,通過資金、設備支持推動農業技術落地。在河北蔚縣果蔬科技小院,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劉芷君團隊利用iPad記錄作物生長數據,遠程調控大棚溫濕度,試種的11種特色果蔬幫助當地農戶增收。“iPad讓田間記錄更精準,我們能實時調整種植方案”劉芷君說,“科技小院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農業生產實踐機會。”
北京門頭溝蘋果科技小院則通過“智農”APP實現數字化管理。當地農戶借助該應用的天氣預警功能,在今年強冰雹災害中及時加裝防雹網,減少損失。“以前靠經驗,現在靠數據”,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鵬表示:“科技小院是‘政產學研用’的生動實踐,蘋果公司的支持讓科研人才扎根田間,實現科技為民。”
蘋果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強調:“我們始終相信,科技的價值在于讓生活更美好。通過與合作伙伴的協作,我們期待為中國社區帶來更切實的改變。”未來,蘋果公司將繼續推進教育公平與綠色創新,助力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劉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