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消息,“網絡身份證”來了!公安部、國家網信辦等 6 部門聯合公布的《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今天(7 月 15 日)起開始正式施行。今后,在網購、辦理業務等要用到實名信息場景中,可以用“網絡身份證”進行核驗,極大地降低個人身份信息泄露風險。
簡單來說,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就是依托國家統一建設的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為自然人提供申領網號、網證以及進行身份核驗等服務。網號是與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對應的網絡身份符號,由字母和數字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網證則是承載網號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網絡身份認證憑證。用戶可通過“國家網絡身份認證 App”申領并使用網號和網證。
據了解,根據《管理辦法》,不滿十四周歲的自然人需由其父母或監護人代為申領網號和網證;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需在父母或監護人的監護下申領;成年人則可通過支持 NFC 功能的手機下載“國家網絡身份認證 App”,在 App 首頁點擊立即申請,選擇證件類型,在手機 NFC 區域識讀本人身份證核驗身份信息后,進行本人人臉識別,設置關聯手機號碼和網絡身份認證憑證口令,申領成功后,就可以選擇在當前手機使用網絡身份認證憑證了。
目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已在部分互聯網平臺和政務服務、教育考試、文化旅游、醫療衛生、郵政寄遞、交通出行等多個行業領域開展試點應用。截至當前,國家網絡身份認證 App 累計下載量已超 1600 萬次,申領開通人數達 600 萬,提供認證服務 1250 余萬次。
互聯網平臺接入該服務后,用戶選擇使用網號、網證進行登記或核驗的,平臺不得要求用戶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或用戶主動提供。申辦國家網絡身份認證需使用有效期內的實體居民身份證,倘若身份證已過期或不慎遺失,需抓緊前往公安部門換領 / 補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