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八屆浦江創新論壇期間,一場聚焦腦科學前沿領域的國際研討會于上海拉開帷幕。2025介觀腦圖譜國際研討會作為論壇核心活動之一,吸引了全球腦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與科研機構代表。會上,國際靈長類介觀腦圖譜聯盟正式宣告成立,首批核心成員單位完成簽約,并同步發布《國際靈長類介觀腦圖譜聯盟白皮書》,標志著全球靈長類腦圖譜研究進入系統性合作新階段。
此次聯盟成立與白皮書發布,被視為科學界推動“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的重要里程碑。該計劃旨在通過跨國界、跨學科的協同創新,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靈長類腦圖譜體系。自2020年科技部在上海啟動前期籌備工作并成立中國工作組以來,計劃已匯聚來自15個國家的30余個頂尖科研團隊,在光學成像、數據建模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構建起覆蓋歐美亞的國際化合作網絡。作為計劃的核心策源地,上海通過部署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為腦圖譜研究提供了從技術攻關到臨床轉化的全鏈條支持。
腦科學作為21世紀最具挑戰性的前沿領域之一,介觀腦圖譜研究被視為破解大腦奧秘的關鍵路徑。該領域通過高精度繪制神經細胞分布與網絡連接,為理解認知功能、診斷腦疾病以及開發類腦智能技術提供基礎支撐。與傳統宏觀或微觀研究不同,介觀尺度能夠同時捕捉單個神經元的形態特征與群體網絡的連接模式,這種“中間視角”的研究范式,正在重塑人類對大腦工作原理的認知框架。
根據白皮書規劃,未來十年腦圖譜計劃將圍繞三大方向展開攻關:其一,構建首個具備細胞類型特異性的靈長類全腦介觀聯接圖譜,系統解析支撐高級認知功能的神經環路組織原則;其二,通過整合單細胞多組學數據,建立涵蓋轉錄組、蛋白質組、表觀遺傳組的單細胞分辨率腦細胞圖譜,刻畫全生命周期中細胞多樣性的動態變化規律;其三,繪制突觸級三維結構圖譜,識別與學習記憶、情緒調節等腦功能密切相關的突觸形態特征,同時建立衰老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突觸超微結構數據庫。這些突破將為腦疾病早期診斷、新型神經調控技術開發提供精準靶點。
業內專家指出,靈長類動物與人類在腦結構與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使其成為研究腦疾病機制與類腦智能的理想模型。國際聯盟的成立將打破學科壁壘與地域限制,通過共享數據資源、標準化實驗流程、聯合攻關關鍵技術,加速腦圖譜研究從基礎發現向臨床應用的轉化。隨著上海等創新高地的持續投入,中國有望在全球腦科學競爭中占據引領地位,為人類健康與智能技術發展貢獻東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