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成立僅兩年的松延動力以黑馬之姿斬獲自由體操、立定跳遠和單機舞蹈三個項目的兩金一銀,其中自由體操項目41.60分的成績遠超其他參賽隊伍總和。這場賽事不僅讓這家年輕企業站上聚光燈下,更成為其訂單爆發的重要轉折點——目前公司手持超1億元訂單,預計年底團隊規模將突破200人。
1998年出生的董事長兼CTO姜哲源,這位從清華大學輟學的創業者,用兩年時間將團隊從3人擴展至170人。2023年在昌平租下民房開啟創業時,他們僅憑100萬元啟動資金和43天時間,就將首代樣機N1變為現實。如今,這家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企業,正經歷著從技術極客向規?;圃斓钠D難轉型。
訂單激增始于今年4月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身高1.2米的N2機器人"小頑童"在21公里賽道中力壓群雄奪得亞軍,這場勝利直接帶來科研教育、展覽展示、文旅導覽等領域超2000單訂單。其中科研教育占比超過50%,清華附中作為首批"燈塔客戶",不僅引入機器人擔任領跑員、領操員,更與公司共建"具身智能實驗室",開創校企合作新模式。
面對資本市場從"看概念"到"看交付"的轉變,姜哲源在9月1日凌晨的知乎長文中坦陳技術短板。這位喜歡自稱"公司第一產品經理"的年輕管理者,通過"百日誓師大會"推動量產進程,計劃在第四季度啟動海外代理商布局。目前全國數十家代理商構成的渠道網絡,正支撐著企業向"高端制造業"回歸的野心。
融資層面的突破同樣顯著。經歷早期融資困境后,公司目前已完成數輪融資,估值達20億元。資本市場看好的不僅是其技術實力——在冰絲帶場館創造的賽事紀錄,更是其將技術落地為實際收入的能力。據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在籌備上市計劃,試圖在具身智能賽道商業化加速期搶占先機。
但年輕化帶來的挑戰同樣明顯。創始人團隊曾因資金管理問題遭投資人斥責,姜哲源不得不邊學邊做,從技術專家轉型為企業管理者。他坦言初創階段"頭銜不重要",很多工作需要"一肩挑"。如今建立的工程師培養體系,正在緩解行業普遍存在的"搶人大戰"壓力。
對于行業熱議的"投資泡沫",這位95后掌門人保持清醒認知。他對比中美企業估值后認為,國內具身智能領域仍處于藍海階段,但穿越周期的能力才是真正考驗。在清華附中開學典禮上,他鼓勵學生"突破自我"的演講,或許也暗含著對自身企業的期許——既要保持技術創新的銳氣,也要構建抵御市場波動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