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柔性OLED手機屏領域,國產屏正以強勁勢頭崛起,目前市場占有率已突破六成,并加速向高端市場進軍。深天馬與OPPO近期聯合發布的護眼OLED屏幕技術,成為這一趨勢的典型例證。雙方不僅推出暗光環境下亮度低至1尼特的創新產品,更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深化技術協同,標志著國產屏在價值競爭維度展開新布局。
護眼功能與高刷新率成為當前OLED技術突破的核心方向。深天馬OLED研發中心負責人楊康指出,通過無頻閃調光、低藍光算法及暗場亮度優化等技術組合,其產品已實現240Hz刷新率,在保障視覺舒適度的同時顯著提升畫面流暢度。這種技術演進與折疊形態的探索形成互補,天馬已量產左右折、上下折等柔性方案,并計劃通過持續迭代擴大市場份額。
產業鏈協同創新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OPPO硬件工程事業部總裁劉暢透露,此次護眼屏研發采用定制產線模式,深度融合終端算法與面板材料技術。深天馬執行副總裁姜華瑋進一步說明,雙方合作覆蓋從發光材料到驅動算法的全鏈條優化。這種模式正推動OLED發光材料國產化進程,目前已有國內廠商實現關鍵材料自主供應。
應用場景的多元化拓展打開新增長空間。深天馬市場負責人劉慶全表示,柔性OLED屏將突破智能手機90%的應用占比,明年計劃推出車載顯示產品,同時布局IT設備等中尺寸市場。這一戰略與行業布局形成共振,京東方、維信諾、TCL華星等企業均已啟動8.6代線建設,天馬雖暫未確定技術路線,但相關評估工作正在推進。
市場數據印證著國產屏的崛起態勢。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柔性OLED手機屏出貨量達3億片,其中中國大陸廠商貢獻1.9億片,市場份額增至62.3%。京東方以7100萬片出貨量居首,天馬以4320萬片緊隨其后,與三星的差距持續縮小。特別在高端市場,國產屏通過技術迭代和成本優化,正在改寫全球顯示產業格局。
盈利能力的提升路徑逐漸清晰。劉慶全分析認為,隨著材料國產化率提高、設計架構優化及生產效率提升,柔性OLED業務的利潤空間有望進一步釋放。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成本控制,更在于通過技術創新構建差異化優勢,為國產屏在全球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