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與港股市場在今日午后出現顯著回調,引發投資者關注。當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弱,上證指數下跌1.15%,深證成指跌幅1.06%,創業板指則下滑1.64%。市場交易活躍度不減,滬深京三市成交額突破3萬億元,但個股呈現普跌態勢,超過4400只股票收跌。
從板塊表現看,市場呈現明顯分化。旅游板塊逆勢上揚,云南旅游、曲江文旅雙雙漲停;算力硬件領域表現活躍,德科立、長飛光纖等個股封板。半導體芯片股早盤沖高后回落,中微公司、賽微微電漲幅仍超1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黃金板塊集體走低,曉程科技跌超8%;券商及金融科技股調整明顯,大智慧跌幅超過8%。
港股市場同步走弱,恒生指數午后跌幅一度超過400點,恒生科技指數回吐2%以上漲幅,最終收跌0.5%。AI、機器人、半導體等前期熱門板塊均呈現沖高回落走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A股市場出現調整,但北向資金并未出現大規模流出,顯示外資對市場中長期走勢仍持觀望態度。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調整主要源于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的階段性消化。昨日夜間,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集體走弱,美元指數反彈至97上方,市場認為這可能是資金兌現前期博弈收益的表現。雖然人民幣匯率同步走弱,但貶值幅度相對有限,8月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升至2.93%,較前月提升0.05個百分點。
從市場結構看,紅利板塊的調整成為帶動指數下行的主要力量。午后金融科技板塊全線走弱,榮科科技、銀之杰、指南針、同花順、財富趨勢等個股均出現大幅下跌。這種結構性調整反映出市場對前期漲幅較大板塊的獲利回吐需求,同時也為新資金入場提供了契機。
消息面并非全然利空。德國萬億歐元資產管理機構DWS首席執行官透露,計劃于10月在歐洲推出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ETF產品。若成功實施,DWS將成為全球首家推出該指數ETF的海外機構,為國際投資者配置中國資產提供新工具。這一消息顯示出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持續關注。
對于后市走向,機構觀點存在分歧但偏積極。方正證券認為,美聯儲降息周期啟動對中國資產構成利好:一方面,國內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降準降息可期;另一方面,歷史數據顯示美聯儲降息周期中,國內權益資產尤其是創業板指表現突出。信達證券則從技術面分析,當前A股漲幅已接近慢牛上限,若為慢牛行情,指數半年內難有顯著上漲;若為快牛,震蕩期可能較短,10月后或重啟升勢。
政策層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機構普遍認為,當前政策環境與資金面形成共振,歷史上政策支持與流動性改善往往共同推動大級別行情。例如,在股權融資規模低于上市公司分紅時,市場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當前政策基調積極,疊加資金面寬松,為市場走強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