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熱潮,中國行業領軍企業宇樹科技上市進程穩步推進,而中美科技巨頭則在這一賽道展開更為深度的戰略布局。
在GTC 2025主題演講中,英偉達CEO黃仁勛展示了挪威1X公司研發的NEO Gamma人形機器人。這款產品采用基于英偉達GR00T N1模型的后訓練策略,能夠自主完成物品整理任務。黃仁勛強調,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環境適應性和持續學習能力,其"大腦"的智能化水平直接決定產品性能。
這一觀點很快得到市場驗證。2025年8月,英偉達推出革命性產品Jetson AGX Thor邊緣計算平臺,被業界譽為"新一代機器人大腦"。該平臺基于Blackwell GPU架構,峰值算力達2070 FP4 TFLOPS,AI性能較前代產品提升7.5倍,能效優化3.5倍。其最大突破在于實現單模塊實時感知決策,使機器人擺脫對云端計算和多芯片架構的依賴。
亞馬遜倉儲機器人和波士頓動力等企業已率先將Thor集成至產品體系。該平臺不僅硬件性能領先,更通過與Isaac機器人軟件平臺的深度整合,構建起完整的生態壁壘。其搭載的Isaac GR00T N1模型采用雙系統架構,其中"快速思考行動模型"負責即時反應,"慢思考模型"則進行環境推理和路徑規劃。1X公司CEO Bernt B?rnich證實,借助GR00T N1模型,NEO Gamma僅用少量后訓練數據就完成全功能部署。
在地球另一端,字節跳動正以獨特路徑切入機器人賽道。2025年7月,該公司推出通用機器人模型GR-3,其搭載的ByteMini機器人成功完成衣架懸掛、家居用品整理等復雜任務。技術分析顯示,GR-3通過混合訓練方法實現強適應性:先進行大規模圖像文本預訓練,再通過虛擬現實環境微調,最終學習真實機器人動作。這種訓練策略使GR-3能準確理解"左側椅子""較大盤子"等抽象指令。
AI科學家Chris Paxton的研究表明,字節40億參數的GR-3模型在復雜環境適應性方面優于英偉達20億參數的GR00T系列。這印證了"規模定律"在機器人領域的有效性——隨著數據量和算力的提升,模型性能將持續突破。
字節的研發步伐并未停歇。2025年9月,Seed團隊發布Robix模型,專注機器人任務規劃、自然語言交互等核心功能。研究員董恒透露,該模型集推理、規劃與交互能力于一體,性能超越GPT-4o和Gemini 2.5 Pro。但Robix需與GR-3等VLA模型配合使用,前者負責決策規劃,后者執行具體動作,這種分工模式與英偉達的雙系統架構形成有趣呼應。
在官方測試中,搭載GR-3控制器的Robix系統完成餐桌清理、收銀裝袋等任務,僅在飲料篩選環節略遜于Gemini 2.5 Pro。這種技術路線折射出字節的戰略布局:通過GR-3和Robix的協同,構建完整的"機器人大腦"解決方案。
追溯字節的機器人發展史,其技術積累始于2020年。2023年12月推出的GR-1模型采用視頻生成式預訓練模式,2024年的GR-2則使用3800萬段視頻數據進行訓練,在100余個操控任務中取得97.7%的平均成功率。目前,字節已量產超千臺輪式物流機器人,服務于抖音電商倉及順豐、比亞迪等客戶,這些產品具備自主路徑規劃和任務執行能力。
人才儲備方面,字節Seed團隊規模預計突破300人,并在招聘網站發布"下一代通用機器人"相關崗位。產業投資層面,其關聯基金錦秋基金參與宇樹科技C輪融資,顯示字節通過資本運作完善機器人生態布局。
面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價值,英偉達已與聯影醫療、萬集科技、優必選等7家國內企業展開Thor平臺合作。在2025年CES展上,黃仁勛與14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同臺,其中6家來自中國。宇樹科技CEO王興興評價,Thor平臺顯著提升了機器人的敏捷性和自主決策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字節尚未出現在英偉達的Thor合作名單中。但考慮到雙方長期的技術合作基礎,以及黃仁勛對中國具身智能市場的重視,未來兩家科技巨頭的深度協作仍存在想象空間。隨著字節推出22自由度、球形腕設計的ByteMini機器人,其打造下一代具身智能產品的野心已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