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近日舉辦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發布會,常務董事汪濤以“探索未知,躍見未來”為主題發表演講,正式推出《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該報告基于過去兩年與全球100余位專家、學者及行業伙伴的深度交流,通過200余場研討會及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等權威機構的數據支撐,系統梳理了未來十年影響全球產業格局的十大技術趨勢。
報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將成為未來十年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力量。盡管當前仍面臨算力效率、數據偏見等核心挑戰,但物理世界交互能力的突破被視為實現AGI奇點的關鍵路徑。與此同時,AI智能體正從單一執行工具向產業決策伙伴演進,大模型技術的發展使其具備更強的環境感知與自主決策能力,這將重塑制造業、金融業等領域的生產范式。
在開發模式方面,人機協同編程將取代傳統編碼方式。開發者將更聚焦于系統架構設計與創新邏輯構建,而重復性代碼編寫工作將由AI工具高效完成。交互方式的變革同樣顯著,自然語言交互正逐步取代圖形界面,未來用戶可通過語音、手勢甚至腦機接口實現與數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多模態交互技術將帶來沉浸式體驗升級。
移動終端領域,手機App的功能形態發生根本性轉變。AI智能體將成為服務調度中樞,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即可觸發跨應用服務鏈,例如同時完成機票預訂、酒店安排與行程規劃。自動駕駛領域,隨著世界模型技術的突破,L4+級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在2035年前實現規模化商用,車內空間將演變為集辦公、娛樂于一體的“移動第三空間”。
計算基礎設施層面,全社會算力需求將在2035年增長10萬倍。傳統馮·諾依曼架構面臨重構,新型計算架構將在材料器件、工程工藝及計算范式等維度實現顛覆性創新。存儲領域,AI驅動的數據存儲需求將激增500倍,Agentic AI技術將重構存儲系統架構,使數據檢索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通信網絡連接對象將從90億人類擴展至9000億智能設備,形成覆蓋物聯網、車聯網及工業互聯網的智能體互聯網。能源領域,可再生能源占比預計突破50%,AI技術將深度融入新能源系統,通過實時能量管理(Token管理瓦特)實現電網動態平衡,解決高算力場景下的能源約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