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近日發布《智能世界2035》研究報告,系統闡述了未來十五年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趨勢。報告涵蓋通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算力架構、數據存儲、能源轉型等十大領域,勾勒出智能社會演進的技術圖景。
在人工智能發展預測方面,華為提出到2035年全球將部署9000億個AI智能體,存儲需求較2025年增長500倍,通信連接規模擴大百倍。新能源領域將發生根本性變革,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預計突破50%,智能電網通過Token化能量管理實現焦耳級實時調控。醫療健康領域,AI技術有望預防80%以上慢性疾病,推動健康管理從治療向預防轉型。
報告重點指出十大技術突破方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將成為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力量,但其突破需通過物理世界交互實現;AI智能體將從工具演變為決策伙伴,重塑產業形態;開發模式轉向人機協同編程,人類專注創新設計;交互方式向融合五感的多模態系統演進;手機應用轉變為AI驅動的服務節點;L4+級自動駕駛汽車將重構移動空間概念。
計算架構領域,傳統馮·諾依曼結構將迎來四大層面的創新突破,新型計算體系加速形成。數據存儲方面,AI驅動的存儲范式將占據70%以上市場份額,Agentic AI技術重塑數據管理方式。通信網絡連接對象將從90億人擴展至9000億智能體,構建智能體互聯網生態。能源系統方面,AI技術將成為新能源管理的核心,通過動態調控優化能源使用效率。
在應用場景拓展上,華為預測到2035年中國家庭智能機器人普及率將超過90%,人工智能應用率達85%以上,可提升勞動生產率60%。這些數據表明,智能技術將深度滲透社會生產生活各個層面,推動人類社會進入全新的智能發展階段。報告強調,能源約束將成為AI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技術創新需同步解決算力增長與能源效率的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