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智能產業發展大會(2025)近日在武漢拉開帷幕,會議聚焦“協同融合創新鏈產業鏈 推動聚合智能產業發展”主題。知行科技機器人事業部生態總經理張瀚文在會上透露,作為中國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該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構建起覆蓋蘇州總部及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國內城市,以及德國、馬來西亞等海外地區的研發網絡。
“我們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全棧自研能力。”張瀚文介紹稱,不同于單純聚焦軟件或硬件的企業,知行科技實現了從環境感知、決策規劃到執行控制的完整技術閉環。其自主研發的行泊一體域控制器及核心算法已獲得主流汽車制造商的廣泛認可,近期更與某頭部造車新勢力達成戰略合作,相關產品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談及跨界機器人領域的戰略考量,張瀚文指出,智能汽車與具身智能機器人在技術架構和供應鏈體系上存在高度協同性。以控制器為例,該公司今年智駕域控交付量預計突破65萬臺,支持英偉達、TI、瑞薩及地平線等多平臺芯片。特別是與地平線從J3到J6系列芯片的深度合作,使其車規級控制器在可靠性、實時性和容錯設計方面,恰好滿足機器人“大腦-小腦”協同運算的需求。
在算法層面,知行科技通過低算力平臺優化積累的技術經驗,可直接遷移至機器人環境感知系統。為驗證硬件與算法的整合能力,該公司今年初并購蘇州關節研發企業“小工匠”,并成立艾摩星機器人事業部。其自主研發的工業級焊接機械臂在負載強度、重復定位精度及多模態感知融合測試中表現優異,初步證明了本體設計與系統集成能力。
針對機器人控制器成本與供應鏈痛點,知行科技與地平線聯合開發出全球首款基于國產芯片的中高算力機器人控制器。該產品采用地平線“地瓜”開發平臺,有效規避了英偉達方案的高成本與供應風險。以此為基礎研發的六軸協作機械臂,在德國慕尼黑車展首次亮相即引發關注——其單目視覺位姿檢測算法完全運行于國產芯片端側,插槍充電動作完成時間僅19.5秒,性能優于同類方案。
從技術演進規律來看,張瀚文認為當前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關鍵突破期。他以半導體行業發展史為例,指出自仙童半導體時代起,每十年技術迭代都會帶來指數級增長。2022年ChatGPT引發的AI應用爆發,與機器人作為物理載體的具身智能趨勢形成共振。“就像語言大模型催生出大量智能體應用,機器人將成為下一代AI智能體的核心載體。”他強調,只有將先進算法與可靠硬件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具身智能的產業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