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日的A股市場中,創業板指走出探底回升的態勢,最終以0.68%的漲幅收盤。全市場呈現普漲格局,超過3600只個股實現上漲,兩市全天成交額攀升至2.34萬億元,較前一日增加640億元。盡管內資主力資金凈流出449億元,但市場漲跌中位數仍達0.72%,顯示整體賺錢效應較為突出。
盤面熱點呈現多點開花特征。人形機器人板塊成為當日最大亮點,首開股份以10天9板的強勢表現領漲,大洋電機實現3天2板,景興紙業、均勝電子等超20只個股集體漲停。特斯拉產業鏈持續發酵,當地時間9月15日馬斯克斥資10億美元增持超250萬股特斯拉股票,推動近三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近18%。科技板塊中,液冷服務器概念同步走強,淳中科技反包漲停,潤禾材料、中石科技等個股漲幅居前,PCB板塊的博敏電子、世運電路亦收獲漲停。
資金動向顯示市場存在降息預期。當日開盤階段量能萎縮,盤中逐步放量,反映資金對18日降息存在博弈。業內分析指出,若降息幅度達50個基點,將對市場形成更強刺激,但當前25個基點的降息預期已基本確定。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內資主力資金呈現凈流出,但市場通過板塊輪動維持了較強韌性,汽車產業鏈、低價股等方向保持活躍。
交易策略方面,專家建議投資者采用分倉操作模式,優先布局上升趨勢個股,規避下跌趨勢品種。在板塊選擇上,應關注調整充分的活躍領域進行低吸,而非盲目追漲。當前科技新能源板塊完成分化后,機器人概念成功接棒市場熱點,靈巧手細分領域值得持續跟蹤。臥龍電驅、安培龍等趨勢股的表現,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參考。
液冷概念爆發背后存在明確催化因素。據界面新聞報道,英偉達要求供應商開發單價為現有方案3-5倍的"微通道水冷板"技術,以應對AI新平臺高達2000W的功耗需求。這一技術升級需求直接帶動了淳中科技、中科曙光等個股走強。分析認為,國內大廠對液冷技術的配套需求,與英偉達產業鏈形成共振,預計后續資金將向空心光纖、模擬芯片等關聯方向擴散。
政策層面出現雙重利好。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疊加馬斯克計劃下周召開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專題會議,為市場注入新的想象空間。若擎天柱機器人量產計劃取得進展,特斯拉產業鏈相關標的有望獲得持續催化。在降息25個基點的基準預期下,消費等避險品種可能成為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