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近日發布了《智能世界2035》報告,勾勒出未來智能社會的十大技術趨勢,涵蓋通用人工智能、交互方式、算力、數據及能源等多個領域。報告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將重塑開發模式、革新人機交互,并催生大量新應用場景。
根據預測,到2035年,全球AI智能體數量將突破9000億,AI存儲容量較2025年增長500倍,通信聯接數量提升100倍,新能源發電占比將超過50%。在應用層面,人工智能預計可預防80%以上的慢性病,推動健康管理向“主動預防”轉型;中國家庭智能機器人普及率將超90%,AI應用率達85%,勞動生產率提升60%。
報告詳細闡述了十大技術趨勢:通用人工智能(AGI)將成為未來十年最具顛覆性的技術,但其突破需通過物理世界交互實現;AI智能體將從工具演變為決策伙伴,驅動產業變革;開發模式轉向人機協同編程,人類聚焦創新設計,AI承擔編碼執行;交互方式從圖形界面轉向自然語言,融合五感的多模態交互將帶來沉浸式體驗。
手機應用方面,AI智能體將驅動服務節點,用戶通過指令即可獲得個性化服務;L4+自動駕駛汽車將依托世界模型技術普及,成為“移動第三空間”;計算領域將突破馮·諾依曼架構,在材料、工藝和范式上實現創新;數據需求激增,AI存儲容量占比將超70%,驅動存儲范式轉型;通信網絡連接對象將從90億人擴展至9000億智能體,形成智能體互聯網。
能源領域,報告強調其將成為AI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發電占比超50%。同時,AI將通過Token管理能量,實現電網的動態高效運行,例如實時調控每一焦耳的能量分配,為智能社會提供能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