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陜西西安迎來一場聚焦文化遺產數字化的國際盛會——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正式開幕。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以文化遺產數字化為主題舉辦的專項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多個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數聯古今 智繪文明——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題展開深度對話。
“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記憶,但面臨時間侵蝕、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的多重威脅。數字化技術為文化遺產保護開辟了新路徑——通過精準記錄、虛擬修復和云端共享,讓瀕危的文化遺產獲得‘數字永生’?!笔澜缁ヂ摼W大會秘書長任賢良在開幕式上指出,推動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既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全球民心的共同期盼,更是國際社會共同倡導的方向。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圍繞四大核心議題展開討論:在“保護·傳承”議題中,探索數字技術如何突破時空限制,實現文化遺產的長效保存與活態傳承;在“技術·創新”議題中,聚焦人工智能、VR/AR、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在遺產保護中的應用與未來趨勢;在“產業·賦能”議題中,分析遺產數據的經濟價值與轉化路徑;在“開放·共治”議題中,研討國際數據共享、版權保護與標準共建,構建文化遺產數字化的協同生態。
與論壇同期舉辦的文化遺產數字化精品展成為一大亮點。展覽集中展示了全球頂尖機構在古籍、文物、古建遺址和非遺四大領域的近百項創新成果。例如,“數字敦煌”項目通過高精度掃描技術,讓風沙侵蝕中褪色的敦煌莫高窟壁畫在虛擬世界中重現光彩;無人機實時監測、3D激光掃描和數字建模技術,為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持;數字孿生技術則完整還原了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應縣木塔的構造細節與內部場景。
在展覽現場,觀眾可以通過沉浸式體驗和互動式展示,近距離感受數字化文物保護技術的魅力。一位參觀者表示:“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敦煌莫高窟,這種體驗既震撼又充滿教育意義?!?/p>
本次論壇還面向全球征集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項申報案例,涵蓋文化遺產保護、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多個方向。經過兩輪國際權威專家評審,約40項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案例被收錄成集,全面展示了全球文化遺產數字化領域的最新成果與實踐經驗。
論壇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了文化遺產數字化工作組專題會議、數字研修院主題研修班等配套活動,旨在持續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數字技術應用、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共商共建共享”,為全球文化遺產數字化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