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靈電氣(301388.SZ)股價近日波動劇烈。
行情顯示,7月2日欣靈電氣股價突然“干拔”上漲19.98%,隨即,在連續兩日的下跌后,再次錄得兩個20CM漲停,之后股價再次連續兩日下跌;7月14日則再次迎來20CM漲停。截至7月17日,欣靈電氣每股價格已從24.67元上升至38.30元,累計漲幅達55.25%。
作為小盤股,欣靈電氣股價的上漲更多是資金博弈的結果,而非基本面支撐。作為一家1979年便有產品問世的老牌電器企業,2024年其凈利潤僅1531萬元,同比下降64.23%。
更關鍵的原因在于,雖已歷經40多年發展,但欣靈電氣市占率仍舊不高,而成本卻較高,且公司內部存在內控與治理缺陷。
業績疲軟存在增收不增利現象
如上所述,欣靈電氣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1979年欣靈繼電器產品問世;1991年“欣靈”品牌隨著欣靈繼電器廠的組建而嶄露頭角。成立時間雖然早,但欣靈電氣的上市時間已是21世紀的2022年。
相比于其他公司,在上市之前會想方設法盡可能讓業績看上去“美觀”。而欣靈電氣在上市當年,甚至是上市之前的業績就走上了下坡路,對于2022年的凈利潤下降已經不能用“業績變臉”來形容。
歷史數據顯示,上市之前,2019年欣靈電氣實現凈利潤5412萬元,同比下降10.37%;2020年凈利潤為8352萬元,同比上漲72.17%,有較為明顯的回升。
然而,2021年公司凈利潤再度下降1.64%至8215萬元,2022年上市當年則繼續同比下降26.33%至6052萬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至今,欣靈電氣凈利潤一直是負增長。
具體來看,2023年欣靈電氣實現凈利潤4281萬元,同比下降29.26%;2024年凈利潤1531萬元,同比下降64.23%;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為372.6萬元,同比下降4.98%。
凈利潤雖然一直處于下降狀態,但欣靈電氣的營業收入在2021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卻顯示增長。其中,2021年營業收入為5.21億元,同比增長17.00%;2024年營業收入為4.69億元,同比增長7.69%;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0.98億元,同比增長8.20%。也就是說在上述年份,欣靈電氣存在明顯的增收不增利現象。
市占率極低毛利率連續三年下降
一般認為,成本端壓力過大、市場競爭加劇毛利率下降、資產減值損失集中計提以及管理層侵占利益等原因均可導致企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那么,欣靈電氣屬于哪一類?
據悉,欣靈電氣目前的核心產品包括繼電器、傳感器、電動機保護器、儀器儀表、開關等,涵蓋工控元件、電機保護、變頻器、軟起動器等多個系列。公司所屬行業為低壓電器行業。
從行業角度來看,2024年欣靈電氣所屬的中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為862億元,同比增長1.8%。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前3名頭部企業包攬了市場約40.7%的份額。其中,施耐德產品業績居首,市場份額約15.9%;正泰電器低壓元器件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集招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第一,綜合市場份額約15.5%;德力西則以9.3%的市場份額,位列行業第三。
行業前10名還有聞名遐邇的西門子、常熟開關、ABB等知名企業品牌。遺憾的是,10名當中,并沒有欣靈電氣的身影。
根據行業規模與欣靈電氣的營收規模(2024年4.68億元)計算,可得出其在中國低壓電器市場中的占比約為0.54%,直接說明其目前市場份額相對較小,勉強屬于細分市場的參與者。
也就是說,在國內低壓電器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且形成了實力較強的跨國公司與本土優勢企業共存的競爭格局的情況下,欣靈電氣幾乎不具備競爭力。
更為揪心的是,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欣靈電氣毛利率也在逐年下降。2022年至2024年,欣靈電氣毛利率分別為26.62%、22.94%、20.45%,連續三年下降。
在欣靈電氣的招股書中,將正泰電器、宏發股份、天正電氣等列為同行業可比公司,再對比同行來看,以2024年為例,2024年正泰電器毛利率為23.50%,宏發股份毛利率為36.21%,天正電氣毛利率為25.37%。可見,欣靈電氣毛利率不及同行水平。
因為競爭不過,欣靈電氣的產品也并不受市場“待見”,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產品的營收規模大幅度下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具體是哪類產品說不定,但總有一類在下降。
財報內容顯示,目前,欣靈電氣的產品主要有繼電器、配電控制、電氣傳動與控制三類。2022年繼電器營收同比下降5.67%、配電控制營收同比下降27.08%、電氣傳動與控制營收同比下降26.79%;2023年電器營收再度同比下降17.81%,電氣傳動與控制營收再度同比下降8.34%;2024年則換為配電控制營收同比再度下降20.29%。
近兩年來,其各項成本費用漲幅較大。2023年,欣靈電氣的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分別為1840.38萬元、3181.70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1.02%、53.96%;2024年,欣靈電氣的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分別為2316.49萬元、3493.8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5.87%、9.81%。
欣靈電氣解釋稱,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系新廠房折舊、辦公費用增加;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新品推廣與拓展市場。但短期內,高額的費用增加了公司運營成本,在銷售收入未能相應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對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
“掏空式”分紅為哪般
單從業績和經營情況看的話,欣靈電氣仿佛低壓電器行業的“新兵蛋子”,不像是跟正泰電器、施耐德、德力西有著幾乎相同發展時間的企業。辛辛苦苦耕耘40多年,市占率不到1%,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但既然有優秀企業在前,這個“鍋”不能完全甩給行業,那造成欣靈電氣如今情形的原因就只能往“上”找。
根據交易軟件股東分析,目前欣靈電氣的實控人為胡志興、胡志林兄弟,其余股東還有公司總經理張彭春、樂清市欣靈投資有限公司、樂清市欣伊特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樂清市欣伊佳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天眼查顯示,股東當中的樂清市欣靈投資有限公司、樂清市欣伊特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樂清市欣伊佳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控股及執行事務合伙人中也均出現了兄弟二人的身影。
也就是說,兩人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60.55%的股份。
在上市之初,欣靈電氣的股權結構頗受外界質疑,其招股書顯示內容也令欣靈電氣被質疑是高層家族“印鈔機”。彼時,胡志興、胡志林的妹妹胡小芳,胡志興之女胡伊佳,胡志林之子胡伊達均持有公司股份,并在公司擔任重要職位。
現已不在股東當中的樂清市欣哲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欣靈電氣上市之時也持有公司6.01%的股份,查看該公司的出資結構可發現,依舊遍布了管理層的家屬,以及捋不清的關聯關系。
招股書顯示,這些親屬入股價格為2.5元/股,這些股份上市后,其價值將要上漲數倍甚至更高。公司可說是為實控人、總經理的親戚們開動了“印鈔機”。
目前,樂清市欣哲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不在股東行列,胡氏兄弟的持股比例相較于上市之時(每人直接持股22.42%)也有所下降。之所以稀釋了股權,外界認為,是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觸及兩條審核紅線:一是外部持股人員數量多,持股比例高;二是外部持股人員與公司有過多的利益關聯關系,涉嫌利益輸送。總而言之,就是不稀釋,公司高層就拿不到錢。
還是為了錢,欣靈電氣幾乎每年都在分紅。根據招股書,2021年欣靈電氣現金分紅3969.29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48.32%;2022年派發現金紅利6146.86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101.57%;2023年現金分紅金額為3585.67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83.76%;2024年現金分紅金額為1024.48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66.92%。
從管理層持股來看,將近70%的分紅都進了他們的口袋。上文已經提到,欣靈電氣的經營情況并不好,凈利潤每年都處于下降狀態。在這樣的情形下,公司還在進行畸形的“掏空式”瘋狂分紅,如若排除欣靈電氣真是“印鈔機”的說法,那么就是管理層存在短視行為,通過分紅和減持獲取現金,而忽視了公司的長期發展,分紅政策只是優先滿足管理層利益。
這就回到了我們剛開始分析欣靈電氣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如此看來欣靈電氣的敗局是多種原因糾葛在一起造成的,但有句話說得好,“爛都是爛在根上”,公司管理層的畸形“掏空式”分紅行為或損害了欣靈電氣的現金流和投資能力,進而影響公司競爭力。
未來,欣靈電氣該如何發展,仍舊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