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保險上半年保費收入1212.62億元,同比增幅達23%,中國太保和眾安在線上半年保費收入也同比分別增長6%和9%。
作者 | 孫詩卉
編輯 | 方海平
新媒體編輯 | 實習生 艾昱彤
近日,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和眾安在線等上市險企披露上半年保費收入公告。其中,新華保險上半年保費收入1212.62億元,同比增幅達23%,中國太保和眾安在線上半年保費收入也同比分別增長6%和9%。
制圖:21世紀經濟報道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伊始,保險行業延續多年的月度保費收入公告慣例出現重大調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頭部上市險企,自2025年1月起不再單獨發布月度保費收入公告。事實上,保費數據并非監管要求披露的信息,而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此次半年度保費收入公告,目前已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和眾安在線三家上市險企先后披露。整體來看,三家險企上半年保費收入均處于增長趨勢。尤其是新華保險,上半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超兩成。中信建投在研報中指出,新華保險一季度個險渠道績優隊伍建設成效進一步顯現,月均績優人力及萬 C 人力(一定時期內保費收入達到1萬元)同比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看好個險隊伍產能持續改善和銀保渠道價值貢獻進一步增長。
壽險:價值銀保貢獻突出
從唯一披露保費明細的中國太保上半年保費收入來看,銀保渠道正在成為壽險保費增長的核心動能之一。壽險三大主要渠道中,代理人渠道收入1188.25億元,同比下降2.5%,新保業務更是下降20%。
再看銀保渠道,上半年銀保渠道收入370.53億元,同比增長74.6%,新保業務同比增長90.2%。團政渠道方面,上半年太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107.85億元,同比增長8.6%,新保業務同比增長6.3%。
華源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近年來太保壽險恢復銀代渠道后,體量和價值快速增長。2025年以來銀保渠道延續高增長,隨著居民存款的高增和銀行存款利率的走低,儲蓄轉向以分紅險為形式的銀保渠道將是趨勢。太保在未來2-3年憑借集團資源(和銀行的對公存款、托管等合作)、為客戶提供的康養社區服務、穩健的投資和高效的IT系統,銀保渠道或將保持較快的價值增長。
近年來,銀保渠道隨著“報行合一”要求及“一對多”的放開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023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發布多份文件,要求保險行業全面“報行合一”,即要求保險公司報送給監管審批或者備案的傭金費率水平與實際保持一致,杜絕“小賬”。
業內認為,在“報行合一”要求下,惡性競爭被有效遏制,傭金率普遍下降,銀保渠道價值率顯著提升。
從2024年全年的情況來看,新華保險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25億元,增速達516%。中國平安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48.25億元,同比增長62.7%,中國人保銀保渠道實現新業務價值23.41億元;太保壽險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43.54億元,同比增長134.84%。中國人壽則明確點出“(銀保渠道)實現渠道一年新業務價值率、一年新業務價值貢獻雙提升”。
產險:聚焦精細化發展
產險方面,太保產險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機動車輛險保費收入536.07億元,同比增長2.8%;非機動車輛險保費收入603.92億元,同比微降0.8%。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的年報中,中國太保明確了產險未來的精細化發展目標:產險公司將在保持業務穩定的基礎上,強化效益優先,加快由速度和規模向以價值和效益為中心的轉變
從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2025年5月保險業經營情況表來看,2025年前5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6萬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7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和人身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129億元、2.4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7%和3.72%。
業內認為,車險保費收入提升得益于汽車銷量高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5年前5月中國乘用車和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增,分別為1099.1萬輛、56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6%、43.9%,新車銷售景氣車險承保量的快速提升。而非車險增長主要由農險、健康險和意外險貢獻,5月單月保費收入同比分別為6.2%、21.4%和12.9%。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財險方面,頭部險企仍聚焦財險業務的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頭部大型財險公司有望憑借規模優勢和精細化管理繼續做優做強,競爭格局有望進一步改善,頭部財險公司有望強者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