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7 日消息,微軟 AI 部門 CEO 穆斯塔法?蘇萊曼上周(7 月 11 日)出席了《CatGPT》播客,暢聊 AI 的多個話題,其中他在谷歌 DeepMind 時錯過的機會引人注目。
播客中,他特別提到了在谷歌 DeepMind 任職期間(2010-2022)的一段經歷 —— 在離職并創(chuàng)立 Inflection AI 前曾主導開發(fā)谷歌內部的大語言模型 LaMDA,但無疾而終。
他表示:“因為無法發(fā)布 LaMDA,所以我在谷歌的時候感覺非常沮喪。LaMDA 實際上就是‘ChatGPT 推出之前的 ChatGPT’。它是第一個能真正進行對話的大語言模型,表現(xiàn)極其出色。谷歌內部幾乎所有人都試用過它,也都見識過它的能力”。
但蘇萊曼表示,當時谷歌內部有很嚴重的意見分歧:“大概一半的人都非常懷疑,覺得這個東西不怎么安全。它總會產生‘幻覺’(生成虛假內容),而且如果推出的話肯定會破壞谷歌現(xiàn)有的搜索服務,肯定會存在各種安全隱患”。
盡管如此,當時谷歌還有一群人認為該產品潛力巨大,甚至預見它將成為搜索引擎的未來。
蘇萊曼接著表示,他在谷歌時真的很想把它發(fā)布出來,但行不通。谷歌就是無法理解這個產品的意義,所以當時他決定離職。離職時他的心情就像是“既然你們不做,那我自己來”。
為此,蘇萊曼籌集了 15 億美元(注:現(xiàn)匯率約合 107.72 億元人民幣),成立了 Inflection AI 公司,建立了包含 2 萬 2 千塊 H100 GPU 的超算集群,開發(fā)出了“Pi(Personal Intelligence)”AI 系統(tǒng)。
但可惜的是,OpenAI 在 2022 年 11 月就推出了 ChatGPT,而 Inflection AI 雖然成立于 2022 年 1 月 1 日(早 OpenAI7 個月),但最終晚 OpenAI 一步,在 2023 年 1 月才發(fā)布 Pi。
他感嘆道:“時機決定一切,當時所有東西都塵埃落定了。OpenAI 搶占了先機,獲得了爆發(fā)式的成長。如果我們早 OpenAI 一步,那也許現(xiàn)在全世界討論的就是 Pi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