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宏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潮宏基”)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通過“A+H”模式實現兩地上市。作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潮宏基當前市值約130億元,此次港股IPO旨在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并加強與境外資本市場的聯動。
招股書顯示,潮宏基計劃將募資用于海外擴張、新建生產基地、開設品牌旗艦店、營銷及品牌建設,以及補充營運資金。目前,港交所已聚集周大福、周生生、六福集團等老牌珠寶商,而夢金園、老鋪黃金等內地品牌也相繼登陸港股,形成新一輪上市潮。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潮宏基在中國內地時尚珠寶市場以1.4%的市占率位列第一。公司構建了多品牌矩陣,包括核心品牌“CHJ潮宏基”、珠寶禮贈品牌“潮宏基|Soufflé”、高端品牌“CHJ·ZHEN臻”、培育鉆飾品牌“C·vol”,以及2014年收購的時尚手袋品牌“FION菲安妮”。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營收分別為43.64億元、58.36億元、64.52億元和40.6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5億元、3.30億元、1.69億元和3.33億元。盡管2025年上半年營收接近2022年全年,凈利潤超越前兩年總和,但公司整體業績仍呈現波動特征,毛利率從2022年的29.3%降至2024年的22.6%,2025年上半年小幅回升至23.1%。
銷售渠道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潮宏基擁有1542家線下珠寶店,包括201家自營店和1337家加盟店,海外門店增至4家(馬來西亞1家自營店、泰國1家加盟店、柬埔寨2家加盟店)。公司計劃到2028年底在海外開設20家潮宏基珠寶店及3家“CHJ·ZHEN臻”自營店。自營店毛利率雖達35.3%,但加盟網絡貢獻了54.6%的營收,成為主要增長引擎。
線上渠道方面,潮宏基在京東、天貓等14個平臺布局,但線上銷售占比從2022年的20.37%逐年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9%。公司解釋稱,珠寶消費依賴線下體驗,線上策略已轉向注重運營質量。
產品端,珠寶業務貢獻超九成營收,其中時尚珠寶毛利率從2022年的34.5%降至2024年的27.6%,經典黃金珠寶毛利率則提升至11.8%。菲安妮手袋毛利率雖超60%,但營收占比不足10%。原材料成本中,黃金占比高達97.3%,金價波動對利潤影響顯著。
供應鏈方面,潮宏基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額占比超70%,最大單一供應商占比超60%,存在集中度過高風險。公司坦言,若金價大幅波動、供應商斷供或消費需求驟降,可能導致存貨積壓,被迫折價銷售。
潮宏基的崛起始于1996年,創始人廖創賓放棄黃金代工業務,轉向K金珠寶領域。1997年推出“CHJ潮宏基”品牌,主打K金與鉆石產品,并通過“品牌+專柜”模式打破無品牌黃金主導的市場格局。2000年,公司確立設計為核心戰略,推出三色金、碎鉆鑲嵌產品,奠定時尚基因。
2003年,潮宏基孵化設計師品牌“VENTI梵迪”,開啟雙品牌運營。2010年登陸深交所,成為A股首家時尚珠寶上市公司。2012年,公司耗資960萬港元打造鉆石哆啦A夢,引發市場關注。盡管期間跨界收購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等業務,但回報有限,累計商譽減值超5億元。
行業變革下,潮宏基2018年重新聚焦珠寶主業,將非遺工藝融入黃金設計,推出“花絲糖果”“花絲風雨橋”等系列。2024年,公司在黃金珠串手鏈細分賽道市占率位居第一。同時,通過與哆啦A夢、蠟筆小新等12個IP合作,推出超400個SKU,IP授權數量居內地珠寶企業首位。
創始人廖創賓指出,公司核心競爭力在于“用時尚詮釋東方文化”。2023年啟動海外拓展,首店落戶馬來西亞吉隆坡,泰國加盟店十日銷售額達200萬元,柬埔寨新增兩家門店。未來3至5年,潮宏基計劃以東南亞為跳板,通過“東方元素+國際審美”策略撬動本土市場,逐步向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