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券商機構積極投身于對上市公司的調研工作,憑借自身投研優勢,深入挖掘潛在投資機會,為投資者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9月以來,券商調研活動密集開展,工業機械、電子元件等行業成為調研重點領域(按Wind行業分類)。與此同時,中企“出海”的相關動態及未來規劃等問題,也成為券商調研中的熱門話題。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9月21日,本月內券商累計開展調研達3845次,覆蓋644家上市公司。其中,瀾起科技成為券商調研的“寵兒”,本月已有54家券商對其進行調研;炬光科技緊隨其后,接受40家券商調研;愷英網絡、中航光電、晶盛機電、易普力分別被調研39次、34次、33次、32次。
從券商調研活躍度來看,頭部券商表現突出。中信證券、國泰海通本月均完成175次調研,長江證券開展135次調研,中金公司、天風證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的調研次數分別為131次、129次、126次、114次。
在被調研的上市公司中,工業機械行業最受關注,644家上市公司中有76家屬于該行業;電子元件行業有42家上市公司被調研;電氣部件與設備、商品化工行業各有31家;電子設備和儀器、汽車零配件與設備行業各有30家。
市場表現方面,截至9月19日收盤,644只被調研個股中,有288只股價本月實現上漲,其中24只漲幅超過30%。沃爾德以76.94%的累計漲幅位居榜首;蘇大維格漲幅達57.1%;美利信、豪恩汽電、德明利、宏潤建設漲幅分別為50.53%、49.6%、49.5%、40.75%。
在券商調研過程中,上市公司的海外布局及發展戰略成為焦點問題。例如,炬光科技在回應海外戰略并購項目整合進展時表示,公司持續推進瑞士炬光和Heptagon資產的并購整合,已派駐多名具備跨國管理經驗的中層干部參與瑞士與新加坡基地的運營管理,以提升海外子公司運營效率。愷英網絡則透露,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長59.57%,未來將以IP價值賦能文化“出海”,豐富產品矩陣,加強長期發行與運營。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指出,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中國企業“出海”方式正從產品輸出轉向產能和服務輸出,更多企業通過戰略并購在海外構建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未來,企業需加強核心技術升級,提升本地化運營能力,增強供應鏈韌性,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實現業務多元化增長。
國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林榮雄認為,未來將涌現一批在國際市場具有強大影響力和投資價值的中國企業。從中長期看,國內優秀龍頭企業有望通過“出海”成為全球行業龍頭,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