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線纜這一新興賽道上,萬馬股份(002276.SZ)正以技術突破為引擎,加速布局具身智能裝備領域,其股價表現與業務進展同步引發市場關注。截至9月22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強勢漲停,報20.57元/股,本月累計漲幅達30.60%,2025年以來累計漲幅更接近145%。
作為國內電纜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萬馬股份的轉型路徑頗具代表性。公司1989年創立,2009年登陸深交所后,逐步從傳統通信和電力電纜生產向新能源領域延伸,2016年建成亞洲最高超高壓電纜生產立塔,技術能力達國際先進水平。然而,2018年通信電纜行業價格戰導致毛利率驟降至3%,利潤下滑至1億元,迫使企業尋求新增長點。2020年青島地方國資入股后,公司通過發展電纜外包裝新材料、開拓新能源電纜市場,逐步構建起電線電纜、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營業務格局。
傳統業務板塊的穩健表現為轉型提供了堅實基礎。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2.72億元,同比增長8.58%;歸母凈利潤2.50億元,同比增長21.80%。其中,電力產品營收63.15億元,同比增長14.85%;高分子材料營收26.54億元,同比增長5.70%。具體來看,電網項目中標金額同比增長136%,創歷史新高;新品發出量同比增長113%,成為業績增長新引擎。子公司萬馬高分子作為國內電線電纜材料龍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9.67%,成功研發高壓海纜用絕緣料填補國內空白,并在新能源線纜、消費電子線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產能擴張同步推進。截至2025年6月底,萬馬高分子四川生產基地主體結構竣工,核心產線進入調試階段,預計12月投產,達產后年產值可突破8億元;超高壓三期項目完成設備聯動調試,進入試生產階段。這些布局將顯著提升公司在西部地區的供貨能力。
機器人線纜業務成為公司戰略轉型的關鍵突破口。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具身機器人線纜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相關項目已實現量產。圍繞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智連CCa系統”,公司與多家機器人及機器狗企業展開深度合作,部分客戶實現月度批量供貨。產品品類從最初的互聯集成線纜,逐步拓展至技術要求更高的本體線纜及線束,成功收獲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相關線纜訂單,完成新興賽道全面布局。
技術積累與市場認證構成核心競爭力。公司早在2016年設立“工業智能裝備線纜事業部”,專注高端線纜技術研發。目前,其工業機器人線纜產品已通過德國萊茵TUV和美國UL兩大國際權威認證,成功打破進口依賴。2024年,公司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美的庫卡在中國地區最大的機器人電纜供應商,實現進口替代,并與匯川技術等國內頭部企業達成合作。
行業機遇為公司發展提供廣闊空間。2025年被視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摩根士丹利預測2028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1080億美元,2024-2028年復合增長率達23%。萬馬股份憑借技術、認證及客戶資源的先發優勢,有望在這一高增長賽道中搶占先機。
對于未來布局,公司表示將繼續推進各業務穩健發展:線纜業務向高電壓、智能預警、新能源等領域拓展;材料板塊加快高端產品替代與海外市場拓展;裝備線纜以機器人、儲能、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牽引,加快產品成套化與系統化進程,構建新的增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