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沃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清倉比亞迪股票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據外媒報道,伯克希爾發言人證實,該公司已售出所持全部比亞迪股份。這一消息與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此前在微博的表態形成呼應,他表示自2022年8月起,伯克希爾便開始逐步減持2008年購入的比亞迪股票,至去年6月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
回溯至2008年9月,巴菲特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比亞迪2.25億股H股,占其配售后約10%的股份,總交易金額達18億港元。當時比亞迪的市盈率僅10.2倍,市凈率1.53倍,這一投資決策被市場視為價值投資的典范。
在長達14年的持倉期間,巴菲特始終保持對比亞迪的重倉配置。直至2022年,伯克希爾首次出售133萬股比亞迪H股,均價277.1016港元,套現約3.69億港元。此后,減持動作持續進行,直至最終完成清倉。據統計,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股票期間,其股價累計漲幅約3890%,為投資者創造了驚人回報。
對于減持原因,巴菲特在2023年的一次采訪中曾透露,資金將用于“更優的配置用途”。這一表態與李云飛“股票投資有買有賣屬正常現象”的觀點不謀而合。李云飛在微博中還特別感謝了芒格和巴菲特對比亞迪的長期支持,稱其17年的投資與陪伴為“長期主義”樹立了標桿。
市場分析認為,巴菲特的清倉動作雖引發短期波動,但比亞迪近年來的技術積累與市場拓展已形成獨立增長邏輯。從電池技術到新能源汽車,再到軌道交通領域,比亞迪的多元化布局正逐步兌現其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