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今日呈現震蕩上揚態勢,三大主要指數集體收漲。滬指報收0.22%漲幅,深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67%和0.55%。全天交易中,滬深兩市合計成交2.1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減2023億元。盤面顯示,超3100只個股出現下跌,但科技類股票表現突出,成為帶動市場回暖的核心力量。
早盤階段,市場延續上周五的縮量震蕩格局,直至午后逐漸企穩回升。分析人士指出,這種走勢與周末備受關注的重磅新聞發布會時間安排密切相關——該發布會定于A股收盤后舉行,導致部分資金采取謹慎策略,既存在提前布局的博弈行為,也有等待政策明朗的觀望情緒。
科技板塊全天領漲,科創50指數表現尤為亮眼,收盤大漲3.38%。其成分股中,寒武紀、中芯國際、海光信息三大權重股同步放量拉升,其中海光信息盤中漲幅一度超過16%。這種強勢表現與摩爾線程即將登陸科創板的消息直接相關。根據公開信息,這家專注于全功能GPU研發的企業將于9月26日接受上市審核,其產品可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AI計算支持。
消費電子領域同樣傳來利好。市值超4000億元的立訊精密早盤開盤9分鐘即封死漲停,帶動整個板塊走強。有消息稱,該公司已與OpenAI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消費級智能設備。雖然立訊精密未正面回應傳聞,但產業鏈人士證實OpenAI正與國內供應商推進具體項目。證券機構分析指出,硬件生產是OpenAI構建AI生態的重要環節,而中國供應商在全球制造網絡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工業富聯午后創出歷史新高,股價突破70元關口。市場將其上漲歸因于液冷服務器概念,在華為舉辦的AIDC產業發展大會上,相關負責人強調隨著AI算力需求激增,液冷技術將成為數據中心的主流解決方案。研究報告顯示,AI大模型迭代與應用落地持續推高算力需求,高功耗芯片的普及使得液冷方案加速替代傳統風冷技術。
參股摩爾線程的個股表現分化。長飛光纖早盤觸及跌停,但隨后跌幅收窄,該股年內累計漲幅仍達288%。ST華通、和而泰分別以278%和178%的年內漲幅緊隨其后。值得注意的是,間接參投的圣元環保在沉寂三個月后突然放量上攻,顯示資金對相關概念的挖掘仍在持續。
從行業數據看,電子行業正處于景氣上行周期。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0%,6月份單月達599億美元。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快速回升,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超負荷運轉。雖然面臨外部技術限制壓力,但自主可控進程的推進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機構觀點普遍看好科技板塊后市。華金證券指出,隨著AI技術從云端向終端滲透,疊加補庫存周期,電子行業將保持穩健增長。平安證券特別強調半導體領域的投資價值,認為在外部制約升級的背景下,國產算力芯片從設計到制造的全產業鏈都將受益。阿里巴巴等云廠商加大資本開支的舉動,進一步印證了行業需求旺盛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