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近日揭曉了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并同步宣布了一系列高層人事調整。在這份備受矚目的財報中,英特爾不僅詳細披露了業績數據,還透露了公司未來的戰略方向。
在高管任命方面,英特爾任命Greg Ernst為首席營收官,同時,Srinivasan Iyengar、Jean-Didier Allegrucci和Shailendra Desai三位專家也被委以重任,擔任關鍵的工程領導崗位。這些人事變動無疑為英特爾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財報數據來看,英特爾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營收達到了12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28億美元相比略有增長。然而,深入到具體業務板塊,英特爾的業績呈現出分化態勢。客戶端計算組(CCG)收入為79億美元,同比下降3%;而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業務(DCAI)則實現了39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
在財報的其他亮點中,英特爾的Intel Foundry業務表現尤為搶眼,收入達到44億美元。然而,歸屬于公司的凈虧損卻擴大至2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6億美元虧損相比,虧損幅度增加了8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英特爾公司的虧損為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為凈利潤1億美元。
為了強化資產負債表并貨幣化非核心資產,英特爾在2025年7月通過二次發行出售了5750萬股Mobileye的A類凈股,這一舉動為英特爾帶來了約9.22億美元的額外收益。盡管出售了部分股權,英特爾仍對Mobileye的長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
在業務戰略方面,英特爾正專注于其“核心產品組合”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在第二季度,英特爾推出了三款全新的至強6系列中央處理器(CPU),這些處理器提供了可定制的CPU核心頻率,旨在提升圖形處理器(GPU)在高要求AI工作負載下的性能。其中,一款至強6776P處理器已被選為NVIDIA DGX B300的主CPU,這標志著英特爾在AI加速系統領域的最新進展。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英特爾也在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優化。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表示,公司計劃通過裁員和自然減員,在今年年底將核心員工數量減少至7.5萬人。這一數字較2024年年底的9.95萬人有所下降,顯示出英特爾在精簡組織架構和提高效率方面的決心。陳立武強調,這些決定雖然艱難但必要,旨在加強公司各個層面的責任感。
然而,盡管英特爾在努力轉型和優化,但其股價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財報發布后,英特爾股價下跌超過3.66%,市值跌至987億美元。與此同時,競爭對手英偉達和AMD的市值則分別高達4.23萬億美元和2628.62億美元,顯示出英特爾在芯片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面臨的挑戰。
展望未來,英特爾表示將繼續專注于其核心產品組合和人工智能產品的發展,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同時,英特爾也在調整其全球業務布局,取消了一些計劃中的項目,并將部分組裝和測試業務遷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這些舉措無疑將對英特爾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